情绪的产生以及如何调节情绪

  当你发现自己可能有一些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你要知道,其实并不是你不想控制,而是你可能控制不了。比如在某个悲凉的夜晚,你持续的忧伤无法化解,不得不发个短信给某个你信任的或者你喜欢的人,其实你并非想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而仅仅是自己的某种特定情绪的宣泄……

  情绪是怎样产生的?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人们会不断地遇到自然灾害、战争、工作挫折、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家庭-工作平衡、经济、情感、疾病等各种各样的事件。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生长环境、文化水平、生活经历不同,对这些事件的感知、体验、解释也会有不同,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自然不同。如汶川地震,我们从媒体看到发生的事件后,会十分悲痛,许多人甚至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并很快通过捐助物资、到灾区当志愿者等行为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悲悯哀怜等情绪,即使如此,我们也无法象当地灾民一样感知这一事件带给他们的灭顶压力。所以,情绪是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估的结果,只有被自己察觉、与个人生活相关并引起感知的事件,才会在自己的解释中产生情绪并形成压力。因此,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所感受到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情绪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通常来说,对感知到的事件进行解释后,符合自己的心理需要则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和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需要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过度兴奋和消极的情绪均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并能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认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当人的情绪高度紧张时,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血压、体温升高,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病史的个体如不能合理调节情绪带来的压力,发病概率要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还发现,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如长期压抑悲伤和哭泣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人在焦虑、愤怒时,胃液分泌量增加,胃的酸度和胃蛋白酶量增高,胃黏膜充血,容易形成溃疡。目前人们公认的、测量压力的“社会再适应量表”也证明,由于遭遇负面生活事件者的整体免疫功能降低,此类人易患感冒、结核病、白血病、过敏性疾病。此外,不仅重大的生活事件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心里失衡,其实杂乱的生活琐事,更让我们烦躁不安,正如人们所说“你可以躲得过大象,却躲不过苍蝇”一样,令人苦不堪言。如不能及时排解,这些消极情绪长期累积,有可能患精神障碍和抑郁等病症。我国古代也早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胃” 之说,可见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在心理平衡状态。

来源: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心理健康

Readers' contributions

约嗲社区丨今天我们来说点羞羞的事! 女人污点更可爱,型男骚点更撩人! 关注yuedia.com,拒绝调戏,欢迎来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