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余华的《活着》, 首先你要知道这个!

01、

昨天,趁着午日的骄阳不注意,还没平时那么热时,我坐在院子里,手里捧着一本余华的《活着》,花了三个小时时间,一口气把他读完了。

余华的《活着》被翻拍成了电影,很早之前就在网上看过了这部电影的影评,对里面的剧情也知道些许。整部电影以悲剧的色彩来贯穿,虽然没有着重刻画主人公福贵的心路历程,但从他悲惨的人生经历就可以想象的出。

全片没有悲剧刻画,也显得非常的压抑。由于全片仅有两小时十一分钟,因此剧情显得非常紧凑,福贵的身世特别的惨烈。

在知晓《活着》是由同名小说改编之后,饶有兴趣的在网上淘了一本,找了个空闲时间,饶有兴趣的慢慢品味。

02、

福贵是一个富二代,老爹是个地主,手底下有一百多亩地。而福贵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纨绔子弟,他总喜欢去城里的那个青楼里面,找一个胖胖的姑娘,压在她的身上就像冲浪一样。

既然有嫖,总离不开赌,就像手与胳膊的关系,分不开。福贵很喜欢赌,去城里的那家赌场,想靠用赌场赚的钱,把自家的一百多亩的地变回二百多亩地。却没想到输个精光,反而把自家一百多亩地给赔了进去,让他一夜变成了穷光蛋。

爹知晓以后,被福贵给活活气死了。既然已一无所有,那就好好生活,他向别人借了五亩田,依靠庄稼过日子。好在福贵的老婆家珍的肚子里有个小子,快要出生了,一家老小就指望着这小子了。

福贵的儿子生了,名字叫有庆。他还有一个女儿,凤霞。凤霞也慢慢长大了,可以帮着福贵干农活了,也没有从前那么累了。

好景不长,福贵的娘生病了,需要去城里请大夫。而当时没钱,福贵听后不为所动,家珍就从自己的口袋拿出自己爹给的最后两块银子,让福贵去城里请个大夫给娘治病。却没想到,福贵这一走,就没个踪影了。

原来福贵被国民党强拉着充军。几年之后,福贵才被放回家乡,他满怀希望的回到屋里。可是,娘已经死了,凤霞也因为一场高烧变成了哑巴。

有庆慢慢长大,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他们小学的女校长,因为生孩子大出血,需要抽血救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给校长献血,有庆也自告奋勇,而其他孩子血型不匹配,有庆被拉去抽血。

这位女校长是县长的老婆,可千万不能得罪了他。但要救她的命需要大量的血,并且时间也是个问题,抽血的那个医生就使劲的抽,有庆嘴皮发紫也全然不顾。最后,女校长的生命挽救回来了,有庆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同时,家珍感觉干活手脚无力,并且经常昏倒,福贵心里担心,硬拉着她去医院检查,可医生说家珍这是软骨病,不能治疗。末了,家珍说:

“不能治疗倒还好,省的花这比冤枉钱。”

时间慢慢过去,凤霞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因为她是哑巴,不然过来说媒的人早就踏平了他们家的门槛了。在队长的帮助下,帮着凤霞相到了一户城里人家,二喜。

二喜人厚道、实在,只是有些偏头,就算这样,老两口也很高兴。也很放心把凤霞托付给二喜。

没过多久,凤霞怀孕了,并且生了一个小子,家珍给他取了个名字,苦根。但是凤霞在生下苦根后,本以为脱离了危险,没想到突然间大出血,死了。过了两个月,家珍再也没有力气了,也死了。

苦根已经会下地走路了,二喜也放心让苦根跟着自己去工地,让苦根自己在一旁玩。俗话说,祸不单行,二喜被两块板子夹在一起给压死了。苦根只好离开城里,跟着福贵在乡下生活。

苦根还能帮这外公干活哩。爷孙俩虽然很穷,但福贵感受着苦根日渐沉重的身躯,就像看到了希望。

有一次干活,苦根对福贵说自己脑袋很晕,福贵一看,原来是发烧了。赶忙把苦根背进家里,给他煮了一盆豆子,看着他吃下去,才放心继续去干农活。

等富贵干完活回家,发现苦根已经死了,嘴巴里面还有没嚼完的豆子,他是吃豆子噎死的。

埋了苦根以后,福贵心如死灰,他去城里转悠,见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正流着泪,打湿了地面。福贵看它可怜,把老牛买了下来。一人一牛就这样相依为命,慢慢消失在夕阳下。

03、

相比于电影,《活着》这本书更能体现福贵的心路历程。不像电影全片似的悲剧色彩,小说里的描写是苦中带乐,余华没有把福贵的苦给写的很详细。相反,他把福贵的乐给描述的很清晰,让读者哭中还能带笑。

本书剧情紧凑,用十万余字就写出了一位迟暮老人的一生,因此不显得拖拉,全书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描写自己所听闻的老人的故事,真实故事改编,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故事中的福贵,是一个早年纨绔,家产都被他输光之后开始醒悟,届时他才发现并找寻到自己生活中还有如此多的美好。他决心开始好好生活,可老天像是在跟他故意开玩笑,在他生活中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故事的设定是在全国解放期间,全书并没有描写太多的战争情节,仅仅是用一个小老百姓的态度看待这个悲惨的社会,把人性的丑恶与美好之间的冲突给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经过余华笔的渲染,整个故事显得更有戏剧性。

其实最让我感受良多的,还是老人口中所述自己的故事,悲惨。每次福贵一见到生活有一丝希望之后总会出现转折。比如有庆慢慢长大,眼看可以挣工分之后,却因为抽血,死了;苦根慢慢长大,福贵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却因为一场发烧,吃豆子太多,噎死了。

全书正是因为这一个个戏剧性的转折,才让《活着》更加有泪点。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一句话“每当我想要好好活着的时候,总会出现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认为,这句话用来形容福贵最贴切不过了。每当福贵想要好好生活的时候,总是出现令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直到最后,他都已经看淡了生离死别,对世间一切已经麻木了。本书也令我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活着的意义仅仅是活着之后,活着将变得没有了意义。就像福贵,他的盼头就是期望着自己的子女早些长大,帮他干些农活。后来子女都去世了,他活着就没盼头了,活着就是他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于是他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

文章的最后,送大家一句福贵的原话: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福贵这一人物的刻画,才更加的悲惨。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