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足迹点缀了我的人生 | 陌生的傻奶奶

文/鱼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有些人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却傻的出奇;有些人看上去很傻,却特别聪明伶俐。聪明的人总是觉得别人都比他傻,殊不知其他人都拿他当大傻子;而平时傻乎乎的人,在很多时候却会做出很多连聪明的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情。

我知道这样一个人,她每天流连在大街上,每天都自言自语,大家都说她是个大傻子,但是,在我和她相处过几次之后,我觉得说她是傻子的人才是真的傻。

02

她是一位老奶奶,由于她每天疯疯癫癫的样子,大家都叫她王傻子,只有我每次见到她的时候会喊她王奶奶,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特别地喜欢我。

母亲曾经对我说过,王奶奶不是无儿无女,她有一个儿子,只是儿子在远方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老母亲,只好留母亲在老家自己生活。儿子每个月都会给老母亲很多养老钱,可是老母亲最爱的还是到处捡垃圾,整理之后卖掉、攒钱。

由于儿子不在身边,亲戚也都远在他方,王奶奶越来越孤独,她渐渐地不再和邻居说话,她的朋友也都相继去世,她开始变得疯疯癫癫,每天都自言自语。每一个看到她的人都以为她疯了、傻了,所以都叫她王傻子。大人们见到她会躲得远远的,小孩子们见到她还会编儿歌取笑她,但是她都无动于衷,继续过着捡垃圾卖钱的生活。

我和她第一次相遇的情景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据母亲回忆说,我第一次与王奶奶相遇是母亲刚把我从托儿所接回来,刚出托儿所的门,就遇到正在捡垃圾的王奶奶,那时候我很小,也很懂礼貌,看见老人就会热情地呼唤爷爷奶奶,所以,见到王奶奶的时候我就大声喊:“奶奶好!”

王奶奶被我的小声音吸引了,她笑呵呵地走过来,母亲当时还有一些害怕,一个穿着破烂衣服、面如土灰的老太太要靠近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母亲的所有警戒都拉了起来。王奶奶走到我和母亲的面前,轻轻弯下已经很弯的腰说:“小家伙,你好啊!”

虽然我再也想不起来那一次我是怎么反应的,但我相信,我一定被王奶奶的慈祥所打动了。

03

也许是那一次相遇之后,王奶奶深深记住了我,母亲说,那次之后又遇到过几次王奶奶,她知道王奶奶没有恶意,所以每次见到她,都允许我和王奶奶聊几句。每次聊完之后,王奶奶都会从破烂的衣服里掏出几块糖塞到我的怀里,然后笑呵呵地走了。

我问母亲为什么王奶奶如此“钟情”与我,母亲说:“也许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傻子,而你却不这么认为;也许所有的孩子见到她就像见到怪物一样跑的远远的,而你却没有。她觉得你很特别。”

“你很特别。”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慢慢地,我长大了,已经开始记事儿了,但是这过程中没再见过王奶奶。由于之前记忆的浅薄,我把王奶奶归类为陌生人,所以,对她的“消失”我并没有引起什么重视。我已然已经完全忘了她的存在,可是就在我以为再也不会见到她的时候,她却再一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04

记得那一天天气很好,我跑去最爱的小卖店去买零食,就在我马上要迈进卖店门口的时候,一个身影慢慢朝我挪了过来,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跟我说话:“佳佳?你是佳佳?”

我转过身一看,是一位老奶奶:头发花白、穿着破烂、弯腰弓背。我张大了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没有说出口。她接着说:“真是你啊!你都长这么大啦!”

这时,仿佛所有与她有关的记忆全都回来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王奶奶好!”声音不大,但是特别清晰。当这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我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全部堆积在一起,她开心地笑了。

“佳佳,你还记得我啊,谢谢你啊!”她的眼里闪着泪光,还伸出一只手轻轻抹了一下眼角。“对,佳佳,你等着啊,我马上回来,别走啊!”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转身就跑,虽然在跑,可是挪动的速度非常慢。

我听话地站在卖店门口等着她,我不知道这位善良的奶奶为什么让我等,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等着她。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她没有骗我,我也没有白等。见到她回来,我开心极了,忙问:“奶奶,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她举起一只手,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子,袋子里好像装着什么热乎乎的东西。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就把那个袋子狠狠地塞在我的怀里,我接过袋子,暖暖的。她开心地看着我,指了指袋子说:“这,这是我包的饺子,猪肉大葱的,不知道你爱吃不,你拿回去吃啊。”我看了看袋子,又看了看王奶奶那期盼的眼神,不顾旁人劝阻,深深地点了点头说:“谢谢王奶奶。”

“别客气别客气,这么多年没见到你了,还挺想你的。”说着,她又抹了几下眼角。“行了孩子,赶紧回家吧,希望以后咱能多见面!我走了!”她转身要走,我赶紧又补充了一句:“奶奶慢点走,谢谢奶奶!”她没有回头,但我知道,她一定在微笑。

买完零食之后,我就带着王奶奶给的饺子回家了,回家之后母亲问我是谁给的,我就如实交代了,母亲就感叹起来:“好几年没见到她了,还以为她去世了,原来还健在啊!看她多喜欢你,饺子一定挺好吃的,赶紧吃吧!”

“嗯!”我带着感激之心,吃光了所有的饺子,那顿饺子,是我吃过的最香、最好吃的饺子了。

05

吃过那顿饺子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王奶奶了,我们家后来又搬了家,在搬家之前很像再见她一面,可是谁都不知道她去哪里了,还有人说她已经去世了。

现在,已经离那次相遇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但是每一次想起来,奶奶的笑容还会浮现在我的心底,久久不能挥去。

过了这么多年,或许她跟着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许还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继续捡垃圾过活,又或许已经离世,但是我相信,这位善良慈祥的奶奶,一定会被这个世界善待,一定要,一定。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4天

楔子

齐长素站在城墙上看着天空,苍黄色的天尽头有一片墨色的流云,流云悠悠扬扬的排满了整个天边,在席卷天地的罡风下舒卷成了一条长龙,风沙刮来,砸在脸上隐隐作痛。

十八年来这是他第二次踏上这座城头,第一次的时候他才十岁,那时候的他是齐国的世子,他小小的身子裹着厚重的白狐裘,父亲抱着自己病弱的身躯登上这座南望城,他在城头远望,风沙萧瑟,现如今的他十八岁,再次拖着病弱之身登顶,远望中的风沙依旧,身后宽广的身躯却已经不在了。

齐长素停下脚步,裹紧了领口的裘皮,身后垂首的将军缓步跟了上来。

“国主,可是累了么?”

齐长素低声咳了几下,苍白清瘦的脸上满是惫色,“都绪恩旨未降,不可乱了法度,虽然父亲已经故去了,可我现在还只是齐国的世子。”

将军脸色黯了黯,退了下去。

“苏将军,父侯新去,我又是个病弱不堪的身子,这齐国的诸多军务还望将军能够悉心教我。”齐长素在风沙扬天的城头回身,淡褐色的瞳仁清而亮。

身后披甲的将军吃了一惊,他慌忙低头跪地,却被一只套着白色棉靠的胳膊拖住了,他在下意识中抬头,正对上了那双宛如古潭般的褐色眸子。

他呆了一呆,自他披甲提刀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看到过这种眼神了,安静清澈,像是正在消融的冰雪。

“我齐国男儿顶天立地,不可随意弯下膝盖。”齐长素俯身看着他的眼睛,声音淡然。

将军心中突然没来由的一涩,他抬头看着齐长素,虽然身上披了厚重的白狐裘,可是仍旧掩饰不了他削瘦病弱的身子,风沙每一次袭来,他的脸色都会更加苍白一分。

世子得的是不治之症,这个近乎残酷的事实在整个齐国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齐长素在三岁时被确诊为“血痨”之症,这种从胎中而来的先天疾病无药可医,上代齐侯在世时曾举全国之力寻找治疗血痨的良方,却终究是无计可施,当策问书院的药庐博士,苏济世颤颤巍巍的把手号在齐长素细微若无的脉相上时,一代医道大家竟也乱了方寸,禁不住全身颤抖,口不能言,此后不久苏济世便隐入了山林,一心只为寻找医治“血痨”的法子,然而直到其死去也只寻得几味暂缓“血痨”病症的药方而已,一代医圣终究抱憾而终。

齐侯一生只育有一子,在其身死之后,这位年仅十八岁齐国世子便顺理成章的承了齐侯之位,虽然齐长素少了深宫夺嫡的凶险,但是繁复的家国大业一下子压在他恶疾加身的瘦弱身子上,无疑是雪上加霜的,这其中的种种,令人感叹。

呜呜的铜号声像是滚过天际的一阵闷雷,正在起身的将军吃了一惊,他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南望城外的天幕下,浓密的灰尘卷出一字

排开的黑潮,那是大队的骑兵正在行进,浓墨色的大旗遮天蔽日。

“莫子幽的巡防营么?”将军微微皱眉,“可是,未免也回来的太快了些……”

齐长素在城头上眯起眼睛,呼啸的流云在越来越近的骑兵头顶上变换,像是扭曲的鬼脸,他微皱着眉头走到城头,狂风袭来,卷起他身后宽大的白狐披风。

“苏将军,巡防营的大旗可是玄墨两色的?”齐长素在狂风中转身,眼中光芒仿若利剑。

将军突然愣了一下,他蓦地回过了神,脸上神情大变,“巡防营的旗子从来都是黄底的防字……那这个是……”

“敌袭!”将军忽的站起身来,他全然顾不得君臣之仪,按住腰间长刀放步狂奔,“关城门!箭营各自归垛!”

整个南望城头顿时慌乱起来,士兵跑动时的唰唰声像是风中的急雨,一身白狐裘的齐长素回身喝退试图拉回他的侍从,他远远望着那一线黑潮雷霆般靠近,薄利的嘴唇抿成剑锋。

十月的南望城秋意已经很浓了,老军头老许拄着长枪站在硕大的青铜城门前,虽然他在青色的皮铠里衬了厚厚的毡衣,但是无处不在的秋风还是无孔不入的钻进他的胳肢窝里,凉的透透的,不过老许并不觉得冷,心里反而暖的像是开了一朵花,他斜着眼睛看着一旁冻得直跺脚的年轻小卒,嗤之以鼻,小兔崽子,这叫冷么?想当年我老许跟着老国主进漠北的时候那才叫冷呢,吐口唾沫都能冻在嘴边上,杀个人血都喷不出来,为啥?因为那血还没喷出来就冻住了。

老许转着脖子往头顶的城头上望了望,心里还是无比的豪气干云,我老许也是两朝重臣啦,当年跟着老国主给他牵马,如今又给世子驻守这齐国的第一边城,我老许这辈子,值啦,那帮小兔崽子还说我什么年纪一大把了还是个守城的,他们懂个屁!难道我老许当年替老国主挡的那一箭是假的不成?那种情怀,是几个破官能替的了的?

老许想着又得意洋洋的瞅了城头一眼,把早已不再笔直的身子挺了挺,当年自己在襄上营为老国主冲锋陷阵的时候就没丢过人,如今世子来巡视城门,自己就更不能丢人啦,不然怎么对得起我那帮死去的老兄弟?那帮毛都没长几根的愣头青今儿早上还在那七嘴八舌议论出城的巡防营多么多么的威风,骏马是多么的神骏,铠甲是多么的明亮,屁!他们那是没见过我老许跨马扬刀的样子,想当年在漠北,五百个襄上营的骑兵就自己捡了一条命回来,这些我也跟他们吹?不过看着他们那些热切的脸,老许也暗自神伤,这才几年,自己的头顶已经是灰白一片了,自己那些埋在漠北的老兄弟们大概也烂成灰了吧……

“许头,你看那是什么?”一个守城的年轻兵卒突然眯着眼睛看向远处。

老许怔了一怔,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苍苍茫茫的天尽头忽的起了一条黑线,像是怒潮一样蔓延开来。

“慌什么,大概是莫老三的巡防营回来了,除了我们齐国,谁还能有这么大的阵势?”老许得意洋洋的冲那个兵卒翻了翻白眼,在整个南望城,也只有他敢叫莫子幽莫老三,不过话虽是这么说,老许还是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当他再次把目光对上那队越来越近的骑兵时,不由的惊疑出声,“莫老三给他的马喂什么了?也太快了一点……”

黑色的怒潮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逼临,带动的烟尘像是一阵风暴,老许的心里突然没来由的一紧,他按住后腰的刀柄在风沙中死死的盯住那队骑兵,骑兵在快速奔近时突然变了阵势,原本挥舞在中阵的大旗来到了阵前,老许的心脏咯噔咯噔的跳,迷在他眼前的风沙散了一散,他突然就看清了那迎风招展的硕大黑旗上的字。

“去他妈的,是敌袭!”老许大吼一声,把后腰上的长刀一把抓在手里,他回身一脚把还愣在一边的年轻兵卒踹到在地上,“愣着干嘛,升吊桥!关城门!”

周末看了张艾嘉的新电影《相爱相亲》,故事虽然平淡,却感动到让我流泪。

一个老太太,孤独终生,一直在村里等待最初嫁的那个男人,结果等到的只是那个男人的尸体,男人死后被葬回了老家。

男人当年离开家以后,在城里已经结婚生子,在别人眼里,老太太跟男人是没有感情的,他们当时也是父母指定为婚。事实上男人跟老太太结婚也就半年的时光。让人怜悯的是老太太还要跟男人的女儿争夺男人的埋葬地,在男人城里的妻子去世后,他们的女儿想把他们合葬在一起,所以女儿到农村来迁坟。遭到了老太太的极力反对,老太太用身体保护着坟地。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很早的时候看过的一个电影,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讲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十几岁的时候她就被送到了男孩家,比男孩大好几岁,虽然男孩太小所以一直把他当做姐姐看待,但是她心里一直清楚自己的位置,照顾着婆婆和比她小很多的老公。

等到男孩长大后自然也是无法接受姐姐变成老婆的现实,成亲的晚上男孩逃离了家去南洋打工,自此再也没有回过家。女人等了他一辈子,终生未嫁。电影上映的时候她还在世,已经90多岁,是福建地区唯一一个还活着的童养媳,还特别说明她一生没有体会过男女之间的性爱。

我们现在再来看这样的故事,可能会感觉很荒谬,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难以想象。

这也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客观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爱情。

1)不同的年龄段,爱情观是不一样的

爱情是受年龄影响的,不同的年龄段大家对待爱情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

如《相爱相亲》电影中的角色,二十几岁的薇薇,年轻,比较喜欢玩,找的男朋友是学音乐的,在酒吧唱歌。因为跟父母住在一起,受限制太多,所以总是希望搬出家门跟男朋友合租。搞音乐的男朋友虽然生活很自由,人也很帅,但是却没钱。即使这样她也愿意跟男朋友结婚,还悄悄着偷家里的户口本去登记结婚。

薇薇的父母,年龄在50岁到60岁之间,结婚的时间比较久了,生活日渐清淡。夫妻之间没有了太多热情,各自忙各自的工作。这个阶段的人或许都比较敏感,女人害怕男人出轨,男人害怕妻子有外遇。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双重烦恼,夫妻往往也最容易吵架。

如果说爱情有没有保鲜期,我想是有的,只不过并不是说保鲜期过了以后,爱情就不存在了,只是没有了以前的新鲜感。表面上的平淡并不意味着心里上的感情消失了,相反随着时间久了可能会更浓厚,只是外在的体现并不是那么明显。

等到了老年,65岁以后,如果说以前对爱情还有所追求的话,那到了这个阶段更多的人只是搭伴安享晚年,对异性生理上的需求也会弱很多。这个阶段对很多人来说两个人在一起,功能性作用可能更大一些。身体和体力已经不是很好,孩子又不在身边,得依靠彼此照顾对方。

2)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爱情观也是不一样的

《相爱相亲》中阿祖(上文提到的老太太)的故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跟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

阿祖守着贞洁一辈子,一直等待着那个男人回家。大家会为她感到不值,何况那个男人还都已经成家了。但阿祖却始终认为自己才是那个男人的妻子,唯一的证据就是族谱上的名字。阿祖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由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决定的。

以前的古代封建社会,很多婚姻的结合都是由父母双方指定,很多还都是从小就被定好的,没有自主权。那时候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会有多个妻子,生活中女性也处于一个卑微的地位。

虽然朝代一直在换,技术在发展,但相比较而言,婚姻制度的改变进程却是非常慢的。

之所以说爱情观跟时代背景有关,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就是这样,某些地方还会有把出轨的女人沉河这样没有人权的事情发生。在今天看这是犯罪行为,但在那个年代,大家是有这样的共识,对于这样的惩罚人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衙门也不会去管。小孩子受到的思想教育也是这样的。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1912年民国的法律规定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一个男人一生中同时只能有一个妻子。

现在我们来看,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已经大幅提升了,很多夫妻中女性的地位是要高于男人的。当然我们不应该说这话,人人平等嘛,所谓的女人的地位比男人高,那是因为男人疼老婆。

好像上面是在说婚姻,有的人又会说婚姻并不代表爱情。没错,如果要单纯说爱情的话,那只能说爱情一直都没有变,一直是非常伟大的。可婚姻是爱情的结果,两个人如果没有婚姻,爱情或许只能藏在心里。这么说可能有一些狭隘,但现实如此。

3)婚姻的标准

好吧,我改变一下说法,不说爱情,改说婚姻。两个人建立婚姻关系的标准。

历史来看,虽然婚姻制度改变了,但是对于爱情的标准却是一直存在的,自古以来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爱情再纯粹,再伟大,客观条件上受物质条件的影响太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都讲究门当户对,财主家的女儿要跟同样身为财主家的儿子结婚,这样双方在生意上可以互帮互助。王爷的女儿也要嫁给高官的儿子,更好一点的是嫁给皇上。除了为了地位和利益的联姻外,还有更宏观的利益,最知名的就要属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的例子了,奠定了唐蕃交好的基础。

其实你要说不联姻行不行,当然也是可行的,只是联姻这种方式也是给彼此的利益提供一个保障。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