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来了刘姥姥,竟然是个老戏精
1、
这天,曹雪芹写完《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之后,有些坐不住了。
按理不该如此,这么恢弘的开头,差不多花了五回的章节。已经基本上理清了关系,疏通了脉络。而且情种贾宝玉也刚被开光,本应该酣畅淋漓地写下去才对。
可是,他偏偏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用尽全力,想要不露声色地将贾府这个诺大的画卷徐徐展开。
但他的手中却少了一根线。
曹雪芹在案旁昏黄的烛光下踱来踱去,苦苦思索。突然之间,灵光乍现,恍惚看到一个老太太推开房门,笑呵呵地向自己走来。
待她站定,曹雪芹定睛一看,那可不是刘姥姥么,一个睿智积古的老太太,他幼时曾见过的!但见她轻轻地鞠了个躬,“老身这厢有礼了,不知曹公唤来何事?”
“就是你了,就是你了,这个任务非你莫属啊!”曹雪芹抚掌大笑,交代道,“如此如此,你的任务便完成啦!”
“虽是个丑角,”刘姥姥听完苦笑道,“倒也能够留名千古,老身定当尽力而为。”
说完,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化为一缕青烟,掀开窗子去了,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曹公定了定心神,饮一口早就凉透了的清茶。剪掉烧尽的灯芯,屋里立马亮堂了起来,他提笔写道:
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馀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2、
话说刘姥姥化作一溜烟离开曹雪芹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念的竟然不是咒语,而是她的身份: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小小人家,如何同荣府产生关系呢?
原来,这家男主人名叫狗儿,狗儿的爷爷曾经当过京官,彼时为了依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便连了宗,认作王家的侄儿,成为一“远门亲戚”。这一远门亲戚只有王家二小姐和她的哥哥知道。
那么,狗儿同王家的瓜葛,又是如何转移到贾家的呢?原来,当年的王家二小姐,如今已经嫁入贾府做了儿媳妇,就是王夫人了。而王夫人哥哥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侄女王熙凤,也已经嫁入贾家做了孙媳妇。
这样,狗儿家终于和荣府扯上了点关系了!可是,刘姥姥怎么还不见影儿呢?
原来,狗儿这家从爷爷辈开始就一直走下坡路,父亲还有个正经名字叫王成,如今轮到他,名字也不好好取——直接就叫狗儿了。
而狗儿的家也从城里搬到了农村,每天夫妻两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本没工夫管下面的一双儿女——板儿和青儿。刚好他丈母娘也是一个人守寡多年,便把她接了来同住,帮忙照看孩子。
这狗儿的丈母娘,就是刘姥姥了。
3、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衰。刘姥姥搬过来之后,一家五口人挤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磕磕碰碰,口角不断。
这年秋天刚过完,眼看着又要冷了起来。想着两个孩子做棉衣的钱还没着落,今年收成又这么差,眼看着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
狗儿心里塞着这些事,不知不觉间就多灌了两口劣质浑浊的黄酒。回到家里酒劲发作,免不得又寻媳妇的种种不是。
这刘氏自然不敢顶撞。可是刘姥姥不乐意了,女婿当着自己的面欺负女儿,实在看不过去。忍不住说道:
“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儿,那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呢。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蹋也没用。”
狗儿听丈母娘说的句句在理,无可辩驳。但还是不服气,便硬着嘴将矛头指向刘姥姥:“你老只会在炕头上坐着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去不成?”
刘姥姥听了却也并不生气,见女婿的酒醒了些,便将自己想到的一个主意告诉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才疏远起来。”
接着便又分析了当年王家二小姐和如今贾家老太君的性格,认为这个救家过冬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狗儿听了才知道自己这丈母娘竟还是见过世面的,竟然见过王家二小姐,不由得高看刘姥姥一眼。又想起自己曾经帮助贾府管家周瑞买地的事,这样一来,这件事还真成了七八分。
于是便怂恿刘姥姥带着小外孙板儿,前去贾府打秋风。刘姥姥看看满怀期待的女婿,看看泪痕未干的女儿,又看看两个天真可爱的外孙,不由得叹了口气:
“你又是个男人,这么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碰,果然有好处,大家也有益。”
第二天一早,刘姥姥起来梳洗完毕,教板儿几句话,便带着他进城去了。
4、
荣国府外,一大早便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刘姥姥走过一条街,才绕到后门,经由一小孩的带领,找到了许多“周大娘”中她要找的那个——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媳妇。
还好当年见到周瑞家媳妇的时候,刘姥姥已经五十四岁,长相基本定型。如今虽然二十年已经过去,但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的痕迹还不太明显。周瑞家的辨了半日,才惊呼一声,“呀!是刘姥姥啊!”
故人见面,分外亲热,闲话过后,阐明来意。
原来,贾府中的下人各司其职,丈夫周瑞只负责收春秋两季的地租,而她则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按理来说,这人来客至的事情,是不在她的职责范围之内的。
但刘姥姥带着孙子大老远跑来了,当年狗儿父子又帮周瑞争买田地。这个忙,她还是要帮的。帮人帮到底,送佛送上天,不但帮,她还要好好帮一把。
就这样,在周瑞家的带领之下,刘姥姥见了大丫鬟平儿,见了人精王熙凤,见了贾府之富丽堂皇,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餐。
刘姥姥活了七十多年,人到七十古来稀,她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听过?但是直到今天,她才真正如此近距离地窥探到了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凤姐给刘姥姥的二十两银子,本来只是用来给丫头们做衣服的。可是这却是刘姥姥这样的五口农村之家,一年的生活费。
“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
刘姥姥至此,才真切地体会到她自己口里说出去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那寒毛,究竟是有多粗。
如果说第一次进贾府的刘姥姥,还有些扭捏和不自在,透露着刚出道的演员的稚嫩和恐慌的话,那么,第二次进贾府的刘姥姥,就已经收放自如,谈笑风生,成为了一个老戏精了。
毕竟,第一次进贾府对刘姥姥来说,是一场不是彩排的彩排:她暂时还不能适应贾府的富丽堂皇和珠光宝气,也并不熟悉这样贵族人家的说话习惯、表达技巧及待人接物的规则。
5、
第二年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这年的螃蟹新鲜肥美,大观园的姑娘们赏菊品酒,咏蟹作乐,好不快活。从来没有人记得,去年曾有个刘姥姥,来贾府打了二十两银子的秋风。
但这个时候,刘姥姥来了。她带着地里初熟的枣儿、倭瓜和野菜,洗的干干净净,码的整整齐齐,装进麻袋里,把它们送到贾府。
请注意“初熟”这两个字。
即便在今天的农村,人们也很重视大地中所长出来的一切初熟的果实。第一批成熟的瓜果、粮食、蔬菜,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们常常被用来孝敬一家之中最年长的人。
在西方,《旧约》中的以色列人,也常常把他们田地里初熟的果子作为祭品献给上帝。重要的不是献出的“初熟果子”的本身,而是这样的一份心意。这是农耕文明的社会中,人们学习感恩的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
而刘姥姥,就是来报恩的。
本来,送完东西她就要回家去了。但是偏偏投了二太太和贾母的缘,非要留她住下来,唠唠嗑。
于是刘姥姥二进贾府,不成想却当了一次大观园乃至贾府的主角,完成了自己最为精彩的一场表演。
同时,也见证了一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终极对决。
6、
刘姥姥的这场表演是以讲故事开始的:
第一个故事主要是讲给年轻的、好奇心强的姐儿、哥儿听的:
这故事讲的是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小姑娘儿,梳着溜油儿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子裙儿,在雪地里抽柴,讲到一半,贾府果然起了火灾,很是诡异。
这个故事,大BOSS贾母似乎并不太喜欢,而且故事没讲完就起了个小火灾,只得作罢。引得痴宝玉后来偷偷去问那女孩儿的下落,还帮着建庙。
刘姥姥察觉受众不喜欢这故事之后,立刻改变文风,讲了第二个颇为正经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村里今年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天天吃斋念佛,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给她托梦,“你这么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
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后来,真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粉团儿似的,聪明伶俐的了不得呢。这些神佛是有的不是?
刘姥姥通过这个故事佐证了“神佛”的存在,而且这个故事也和贾家的经历颇为相似:大孙子贾珠应该也是十七八岁死的,又生的宝玉,今年刚好也差不多十三四岁,长得粉团儿似的,聪明伶俐。
所以《红楼梦》里写道:这一席话,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就这样,刘姥姥凭着这两个颇为典型的故事,成功抓住了贾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一干人的心,成功吸粉无数。
这晚,刘姥姥在贾府睡的很香。因为明天会有更艰巨的任务,而这个任务才是她对于《红楼梦》的使命的主体部分。
7、
第二天,是两个主角之间的故事。一个是作为主体的主角——刘姥姥,另一个是作为客体的主角——贾府。这一回,贾母宝玉黛玉等人,也都成了配角。
有人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知道呢!这是虚荣,也是事实。人的本性就是虚荣。
尤其像贾府这样的人家,如果没有刘姥姥陪衬,如果不是曹雪芹通过刘姥姥的眼光来展现其繁华。这样的繁华,又有谁人能知道呢?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