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和杭州保姆纵火案:我帮你,都不奢求你感恩,只希望你别害我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江歌案,也看到了很多媒体对事件和人性的各种解读,正义是非,案件本身,本不应该再赘述,但我还是有话要说。在这个事件中,我看到众人火热的围观和义愤填膺的愤怒,还有这个无助母亲的哭泣。

毕竟自己的宝贝女儿,已经没有了。

一直以来,对于人性丑恶而引发的事件,蝉联往复。从之前杭州保姆纵火案,到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再到因为新京报《局面》的专访,案发近一年之久又重回大众视野的的“江歌案”。这些事件本身所暴露出来的丑陋,一次次刷新着人们对于善恶底线的认知,每个人都在问: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是啊,这个世界好人难当。

我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2016年,我和前公司的两位同事(具体名字我就不透露了)离职创业,主要做本地企业产品辅导和品牌建设,前期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于是我们三个人一致协议,找到了一个投资人,他也是按照帮我们的心态,以现金的方式给我们注资,这笔钱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和初始资本,我们每个人认缴三分之一,口头约定盈利后会如数奉还。我当时就是三股东之一。

好景不长,由于缺乏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在公司运营三个月之后,针对公司现存的问题我们和投资人开会讨论,最后另外两个人决定退出,而我则继续运营和管理公司事务。那两个人在决定退出后,就携带公司的资料和账户一走了之,多次交涉,他们都拒绝归还,最后他们在今年年初伪造文件将公司恶意注销,连同公司账户的钱也一并收入囊中,没了下文。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对薄公堂,不过对这件事和这些钱对方均矢口否认,说这事根本不存在,神情镇定自若但一副不耐烦。正是因为在前期大家关系都很好的时候往往没注重正式手续和程序,导致案件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讲这个故事,也是给打算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各位提个醒,不要重蹈我们的愚蠢。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确实,不料凶残到这种地步,没想到当时所谓的朋友现如今能干出这种事,说出这种话。

所以,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我从后脊梁骨就感到一阵恶寒。

在江歌案中,作为江歌室友的刘鑫,事发后的所作所为是拒绝、敷衍、自私和逃避。我们知道的真相很少,但有一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就是:江歌在门外被陈世峰杀死,屋内的刘鑫并没有出来。

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作为保姆的莫某某,她住着主人家的豪宅,开着主人家的豪车,领着7500块的工资。在她需要钱的时候,女主人二话不说就借给她10万。却因为一时邪念,纵火伤人,而火灾刚刚发生的时候,女主人还提醒她,快跑。

而携程亲子园事件中,家长们很难想象,在自己面前和蔼可亲的老师会对自己的骨肉干出那种人神共愤的事,这具粉饰的皮相下竟然藏着如此歹毒的心。

有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公道。

我们真的能够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吗?

要搞清楚这件事,我们首先要分清楚谁是好人,谁是恶人。如果混淆,那往往是整个社会大家都妥协,大家都没有原则。

这几天大热的一部剧《猎场》中,胡歌饰演的郑秋冬也问了孙红雷饰演的刘量体同样一个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无好坏,是不能用好坏来区分的。但是行为却是内心的映射,所以我们只能“就事论事”。

只要是正常的人,大家都似非而是。人和人的差别其实很微小,当你说别人是坏人的时候,也就是承认自己是坏人;当你说别人是好人的时候,也许正是你良心发现的时候。

我们回到上述事件本身,每一个关心这些事件的人,都在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也是在为自己内心的良知喊话。当今社会热点不断更新迭代,不论江歌也好,保姆纵火案也罢,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会再有任何人关注案件的进程,审判的轻重、案发的真相。它将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大海般浩渺的刑事案件中。大家对此关注和发声,都是希望这件事能有一个公道,就像前段时间在刺死辱母者案中为于欢讨回公道一样。

对,没错。民众表达自身的朴素正义观也许应该更理性,但不该受到谴责。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当好人,要乐于助人,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而当我们在生活中具体面对事情时,才发现,当好人还真不是有好报。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要懂得拒绝,敢于说“不”。但往往有很多人碍于情面,也不会说“不”。

心理学认为,不会说“不”,这是人际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现。这些人在拒绝别人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拒绝了朋友会伤害对方,失去友谊。所以,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虽然在现在看来,好人好像都输了。但人类社会总归是追求善的,而这也说明了人类社会善的可贵和难处了。正如在过去的社会,人们还相信因果报应。大家还相信有死后的地狱,有来世,有所顾忌。然而,现在的人们,很多人什么都不信,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恶念,从长远看,只是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愈发恶劣,谁都过的不舒服,但是,谁又关心呢?

所以,善良往往不能只靠善良来单打独斗,在这个被利益迷昏头脑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善良不是被用来随便践踏的。圣经说,温良如鸽,聪明如蛇。一个人要善良,但也要聪明,不要做烂好人,还被人欺负。分清情况,在不同情况怎么来表现自己的善良。如果分不清情况,善良反倒让自己受伤,得不偿失。

我帮你,都不奢求你感恩,只希望你别害我,真心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讽刺的事了。

我怕早晨太阳照进房间的那一瞬间,我怕夜晚月亮浮在柳梢头的那一刹那。

文|红茶馆的红

01

我乜着眼看着四周暖黄色的光带,中央空调的冷气开得够足,我用被子紧紧裹住哆嗦的身子。

浓浓的暧昧气息充斥着我的鼻子,男人的鼾声在耳畔响起。

我想就这么沉沉睡去,一直到天大亮。可是身下的黏腻让我很不舒服,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泡了个澡。

我喜欢被氤氲的雾气围绕,也喜欢泡在热水里,这是我最轻松的时刻。

我怕早晨太阳照进房间的那一瞬间,我怕夜晚月亮浮在柳梢头的那一刹那。

其实,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我都不想记得。

自从走上这条路,我就知道,这一生终究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这个圈子里的女人们形形色色,身材也不尽相似,高矮胖瘦都有。

无一例外的是,当她们关上门面对自己的男人时,要表露出百分之百的爱意。

这样的爱意等于忠诚。

而我们不过是婊子。

最开始的时候陪金主应酬,包厢里有人酒喝多了指着我喊婊子,我还为此哭了好几晚。从未想过这样的称呼会落在我身上。

而现在,有人称我婊子时,我会抱着胳膊隐约露出胸前的沟壑问他:“我是婊子,你睡得起嘛?”

就在去年换了现在的金主王维明时,他给我的价格是50万一年。这还不包括平时给我买的口红包包鞋子,想想,我也快身价百万了。

02

怎么成为婊子的呢?

真的是好遥远的记忆了,久得我都记不清那时的自己是长发还是短发。

十八岁那年我考上了临省最好的美术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梦想的颜色。

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恨不得告诉全世界这个好消息。

可是很快我就听到梦想的水晶球破碎的声音,妈妈噙着泪让我放弃这座学校,因为他们实在负担不起我的学费,而另一家省内的二本愿意降低我的学费并且为我提供助学金。

我考上的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多少人求之不得,而我怎么甘心放弃?

可是家里的条件我也明白,小我十岁的弟弟是个残疾人,妈妈每天像伺候婴儿一样照顾他。父亲远走他乡跟亲戚后面干工地,日晒雨淋,拿到的工资却不如人意。

妈妈是个乐观的女人,她从不抱怨什么,好像她天生就该承受这一切。

从小,我就十分懂事,我知道,我不能再成为家里的累赘了,我说妈妈以后我一定考上大学让你享福。

记得初中那会,同学们都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去学校,只有我每天五点钟起床熬上一大锅雪白的大米粥,再放上几粒花生米,那是我们全家人的早饭。

喝完粥,许多同学还在梦乡,我就要踏着步子迎着朝阳往学校赶。初中三年,不管严寒酷暑,我都是这么过来的。

03

那些艰难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看着妈妈满头的白发,我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弟弟的未来担忧着。而我,决定要一直做个懂事的孩子。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阴有时雨

李巷的大李臭名昭著。只因父母连生三个女儿,最后终于盼到他这根独苗儿,虽说家境贫寒,却从小娇生惯养。所谓惯子如杀子,大李的半辈子混蛋人生,验证了这个事实。

对于大李老实巴交的父母来说,扯大四个子女也非易事。可是家里始终围着这宝贝儿子大李转:好不容易杀条鱼,母亲要小心翼翼剔除鱼刺,将鱼肉放碗里让大李大快朵颐,仨姐姐只能一旁眼巴巴地看,直到大李吃饱喝足离开,仨姐妹才能分点鱼头尾上的残余屑碎、喝上所剩不多的几口鱼汤。

学校老师嫌弃大李功课不好还捣乱,父母呵呵笑着打马虎眼,从不对大李批评一句。外面和谁打架了,父母不分青红皂白总是护着自己儿子。这里偷个枣那里摸个瓜,父母总替大李给四里乡亲陪笑脸、打圆场。

仨姐姐长大各自出嫁,留下彩礼要给弟弟大李大派用场。大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也差不多劳碌一生、灯油耗尽。好不容易帮大李娶了个大三岁的媳妇,老父亲积劳成疾一命归西。

这媳妇可是过日子一把好手,这大李不珍惜也罢,还幺蛾子频出。老母亲总是在媳妇面前帮儿子说好话,媳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只能认命。

却说这大李除了游手好闲还色胆包天,凭着一副年青的皮囊与花言巧语,睡大了一个刚刚二十岁左右黄花闺女的肚皮。该闺女得知真相以后为时已晚,哭着喊着要挺着肚子嫁大李。此时的大李怂包一个,还是那老实媳妇出面帮人流产、出营养费安抚好,事情暂告一段落。

那二十岁姑娘找对象另嫁板上钉钉,却被婆家发现与大李的那档子丑事,于是坚决退婚。姑娘面子上过不去,在婆家喝农药自杀身亡。姑娘家人杀上门去,双方大动干戈闹得满城风雨。最后姑娘葬礼还在婆家举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李媳妇实在过不了那痛苦不堪的婚姻生活,在帮大李还掉二千元赌债后,离婚而去。要知道那笔钱对于上世纪普通农户来说是多么重要,更何况还是媳妇几年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没办法,大李耍起无赖本性,媳妇要离婚自由,只能咬着牙齿掏尽口袋。

大李和儿子以及老母相依为命。“狗不改吃屎本性”,年纪轻轻怎么可以没个女人,通过外面鬼混,大李很快讨了第二房老婆。不说二婚让母亲和仨姐姐吃多少苦头、花多少代价,但说这二房老婆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娶二房像娶了个慈禧太后一样,大李还转了脾性似的,像哈巴狗一样围着二房老婆转。仨姐姐眼不见为净,老母亲却无法逃避,各种折磨数不胜数,只怪自己儿子不争气。平时,还得保护着孙子不受后妈虐待。

二房老婆把大李玩得团团转,眼看大李一个窝囊废,差不多榨干了油水,于是把家中值钱的东西卷走,消逝得无影无踪。大李像只落水狗一般垂头丧气,再也没有精气神。

大李整天借酒浇愁,哪管自己儿子的死活。老母年纪一大把,却还要管儿子孙子的吃喝拉撒。没法子,老母亲只能带着孙子上集市摆摊卖菜挣几个活命钱。于是出现一景:

为了防止调皮捣蛋的小孙子走失,老母只能将孙子用铁链锁在三轮车上……而家里的大李醉生梦死,不知卧倒在哪个角落里。

如此破罐子破摔的日子,到哪是个头啊?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