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时代!

《四世同堂》随想或曰读后感

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倖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一个时代下的人性。

抗日战争八年历史,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其中八年的历史,还有这八年历史背景下,生活着的人,都承载着无数的记忆。

历史书上只是一句日本全面侵华,一句抗战胜利,就结束了几亿中国人悲苦的生活,于我,这八年,虽带着热血但枯燥的;虽满怀悲情但无力的;虽知道这其中的意味,却不能体会真正的疾苦。

回忆从前,对于战争以及战争下的人们,总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完美,他们被自己拖累,不够洒脱,随便想的一种方法,都比当时人们做的好。

他们愚昧,他们无知,他们着重小利,忘记未来,他们贪财,只顾眼前,他们懦弱,他们是中国的悲哀。

但看了四世同堂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以偏概全,巨婴啊!

01

大家长——祁瑞宣

瑞宣是典型的“新青年”,但他又与旧时代牵扯,他压抑内心一腔热血,顾全“大家”。四世同堂,他在用生命支撑着。

他认清了时代,知道需要反抗,他一边痛恨四周鸦雀无声的北平百姓,一边又对他们深深理解,一边自责自己的无为,一边又稳住心性承担责任。古人说“责无旁贷”,责任二字恰是压着瑞宣的群山,喘不过气。

中国的礼教、节气是不能丢的。

即使累赘,那个时代下,这就是瑞宣需要去承受的。时代的巨轮往前翻滚,但中国千年的历史,北平久积的习性,是好是坏,都要去磨合,让历史去筛选,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所以瑞宣的“士大夫”气质,典型的中国正面人物,他也有懦弱,也会在深夜自责。

有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能和他心意相通的,那种想有为而无为的无奈,那种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文人傲气,不是拖累,但是累赘。

瑞宣鼓动瑞全去战争,鼓动刘师傅去战争,长顺……

几乎所有人,那些不为家室所累,或者有勇气往前迈一步的,他都能得到一丝欣慰。

文人啊,使你强大的,也使你脆弱。

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擦胭脂的闭上眼。

悲戚戚,惨兮兮,哀哉。

身为现代人,会想为什么要存留着文人的傲骨,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去抗战,来个痛快,为什么不和日本人同流合污,然后又暗度陈仓,为什么这么压抑自己,为什么要忍受一切。

但看完才觉得,这才是瑞宣,这才是那个时代下的傲骨。

内心煎熬下,仍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仍然满怀希望,向着未来,即使成家,立业,子孙满堂,但那颗心一直是跳动且炽热的。

我不能守住大家,那就用一切去守护小家。我不去多愁,而是在可能的范围里,尽最大的能力做自己的事。

02

浴火重生——钱老人。

太平年月,他有花草,有诗歌,有茶酒;亡了国,他有牺牲与风骨;他很满意自己的遭遇。他看清他的前面是监牢,毒刑,与死亡,而毫无恐惧与不安。

在我眼里,钱老人是那个时代里的王阳明,他浴火重生,充满智慧,是手持火炬,穿越迷雾带给一群人以方向和希望的人。

他入狱,丧子丧妻,舍弃了琴棋书画,舍弃了他的诗情画意,舍弃了他的“小资”,从精神家园中站出来,抗战。

他见过死,所以不怕死。

狱中那段没日没夜的煎熬,像《1984》里狱中的场景,但老人没有被“老大哥”洗脑,而是愈来愈纯粹,愈智慧,愈坚定。

一场战争毁灭了千千万万的家族,却也成就了一个圣人。

钱老人就是那个圣人。

他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懂得如何有原则的圆润,他看透世间的人,知道世间的规则,利用规则,“为所欲为”。

所以他在每个角落散播希望,对,是泥鳅,耸动“麻木”的北平人,他不会像瑞宣那样,悲愤北平人的无所为,他陷入过深渊,知道深渊,他游说,他带着智慧,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特务。

不忘自己的理念,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战争中,却是一步步成长,站得越来越高大。

这才是圣人。

03

时代。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一座北平城,还有城里的人,他们为了生活,专注于眼前,有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开始走动,为名为利;有人悲愤但无能为利;

人生而复杂,人性亦是不可捉摸。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智慧”。懂得如何生活,妇女们会藏着私房钱,老人们用自己的经验来分析现世,市井小民们也独有自己的一套,白巡长、孙七、小崔、刘四爷……

记得小崔砍头前,抬头挺胸,心里想着这么没有意义的死掉,还不如抗战而死,于是坚毅赴死。

但谁会想到自己的结局竟会如此没有意义,谁又能决定自己的结局?

大时代下,没有转变观念的人,抱着对旧世的经验,怀揣着旧思维,结局又有什么意义?

老舍还是宽容的人。

他把时代下人物的嘴脸描画的一清二楚,同时也将每个人如何处世,为何如此描述的一清二楚。看完,并没有痛恨书里的任何人,反而更理解每个人的所作所为。

例如,长顺没有去抗战,而是做起了战后的小生意;瑞丰这类小人在书里尽显丑陋嘴脸;招弟花枝招展的游走各地……

人物坏的行为,更让我警惕自己的所为,而好的行为,也成为我的榜样。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能丢弃一颗心。

04

结局。

喜欢结局悲怆的布景。

似乎是用小妞的命,来换取了时代的胜利。

千千万的孩子在胜利的瞬间死去。

老人,抱着孩子的身体,不顾战争,不顾压迫,以旧时代的身份,抱着新时代死去的希望,去质问入侵者。

他脚步不在蹒跚,目光不在浑浊,手上抱着未来,去质问。

当“小羊圈”的人都聚拢了过来,当日本妇人握着胜利的消息。一边是入侵者的象征,却握着最震撼的消息,一边是中国整个时代的责问。

在相撞后,集体的欢悦,还有小个体的悲伤又喜悦。

全部交织在一起,五味陈杂。

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但局外人的我,想着八年战争胜利后,又是什么样的日子,还有如今时代,迅速发展下的我们。

更是千头万绪。

人,即使在困境,也要守护自己的心,不被污染。

让我们带着梦想出发,不忘初心。

转载请注明: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