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遇见

读过这么多文字,最喜欢董卿在《朗读者》里,所说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撩动心弦的遇见。宝玉与林黛玉初见时那欢喜的遇见,还有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相遇,仿佛容纳了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令离别变得格外伤感。

前几年四月中旬的时候,我开始在某网站更新文章,私信和留言也收到不少。大多都是些夸赞和约稿,独独有一人在我文章下阐述他不同的观点,言辞毫不委婉,彻底推翻了我的言论。

因此使我有些恼怒,看上去心平气和的同他辩论了一番。

后来,我们却成了很好的朋友。

没有见过,不知道对方的长相,却生出一种独特的信任感,或许是因为长期的孤独和无人倾诉,导致他的出现显得异常有趣。

那种畅谈的快活,还有灵魂深处某根同灵魂牵扯的弦早已被缭乱,使他的神秘感变本加厉。但我很清楚,那不是庸俗的爱情,而是灵魂上的共鸣。

他也因为遇见我而欣喜不已,从一开始的观点辩论发展到无话不谈。可能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因为无法见面而神秘莫测。我们也从未交换过照片,或者企图用视屏来制造遇见。

而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实的遇见。我想那不会太远。

直到年底,他正在计划一场旅行,询问我去过的地方,哪里最流连忘返。我思考良久,也介绍了几个旅行绝佳去处,但皆不合他心意。

于是我们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是时候该见一面了。

我们约在C城见面,他从A城而来,从北方到南方,相距一千多公里的遇见。

途经B城时,我再上车,一起去往C城。这个做法对于我这个女孩子来说,的确有些鲁莽,但这一朝一夕的了解,足以令我信服。

本来我们计划在列车上相遇,结果我没有抢到同一班列车票,导致延误了时间,足足比他晚到半个小时。也就是说,他将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等待我半个多钟头,而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不知道对方的长相和声音。

他是男孩,我是女孩;他在北方,我在南方;他二十出头,我二十出头;他身高一米八,我身高一米六;仅此而已。

直到他出发那天,才问我要了电话号码,说是到了站好联系,但并没有立刻打给我。

那天晚上,我号集了各方朋友一起抢票,我觉得,我还可以争取,这场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神秘的遇见,只能在列车上。

于是,我成功了。但并没有告诉他。

早上去车站的路上,我特地让他将车票拍照发给我,开玩笑说:“对于我这么漂亮的姑娘,这么做太不安全,你把车票拍给我,证明你在车上。”

他立刻便发了过来。于是我知道了他在哪节车厢,坐的位置是靠窗还是靠走廊。

列车停站时,我没底气的将帽子朝下压了压,心里想着:朋友圈去年好像发过一张自拍照,不知道他有没有翻过。

我的车厢在第四节,而他给我的照片上显示他在第一节。

上车时我看了看时间,打算最后剩半个小时再过去找他,于是我将自己靠窗的位置让了出来,坐在了过道边上,那位怀抱婴儿的女士朝我礼貌性的微笑。

时间似乎很慢长,我有些迫不及待,于是站起来一点儿点儿朝他的方向而去,有一些没买到坐票的乘客,或蹲或靠的拥挤在车厢间的交界处。我面带着歉意,一步一挪,每一个交界口都如此。

而一号车厢和二号车厢之间,却只有稀少的两个人,而且看上去只是在等待洗手间。我朝里张望,每个人都坐姿整齐,透过座椅只看见一些人的头发,其他的再没有了。

我靠在车厢交界口,看着窗外虚晃而过的风景,内心有些窃喜,却又夹杂着恐惧。精神世界充满了“意淫”,如果他和我想象中不同,又该如何?这被我亲手打破的神秘感将不复存在。以后我们在交谈中便失去随心所欲的畅谈,而变得欲言又止。

但,这是我的选择不是吗?现在后悔,早已来不及。

我抬手看了看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即将到站。于是又朝里张望了一会儿,依旧无人起身,便去了一旁的洗手池,在镜子里看见妆容精致的自己,满意极了。

就在此刻,车厢里有位男士站了起来,他伸手去够放在储物架上的背包。我愣了愣,站在洗手池旁注视着他,他单肩将包背上,也看向了我。

那一刻,仿佛时间禁止。他看上去高挑,没有北方男人的粗犷,反而像南方人似的秀气。

我紧张的回到车厢交界处,随后,手机响了,他出现在我眼前,像所有电视剧里的老套情节,没有任何语言的烘托,他紧紧的拥抱住了我,这相距一千多公里的遇见。

到现在为止,我们依旧会在互联网上闲谈,那次遇见并没有使我们之间发生隔阂。相处两天后,我送他去机场。都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遇见,但有些遇见可能一生只有一次。

人生海海,浮云开外。

君从何处来,重逢又几载。

此文献给一位老友,祝福你未来的人生中风调雨顺,也谢谢你带给我美丽的遇见。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