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衣
文•萧山
农历十月初一给逝去的先人上坟送寒衣,这是关中道特有的风俗。
这个时候已是立冬以后了,世间的天已变冷,人们开始翻箱倒柜的找棉衣了。因自己的冷,想到在那个世界也应该是“天寒地冻”了,于是乎就有“十月一,送寒衣”之说。
既然是上坟,那就要送纸钱。原先没有冥币的时候都是卖几刀烧纸,没有烧纸的也用卫生纸代替。上坟前先将烧纸或卫生纸裁成十六开大小的纸片,拿出家里最大票面的人民币,一下挨一下拓在烧纸上。经过拓印的烧纸虽然啥也看不见,但在你们的心里,这张纸已经具有了可在阴间流通的功能。在那里生活的先人们可以拿着这样的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虽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我们这里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小时候每到清明、六月六和十月一这样上坟的日子,父亲总是如是教我们,如何裁纸如何“印钱”。
后来街上有了漂亮好看的冥币,就再也没有在家“印过钱”。花花绿绿的冥币不仅尺寸夸张,就连面额大的惊人,最大的直接上亿。
第一次接触这些冥币的时候,我还开玩笑说这么大的票面那得多大的手脚才能花完呀!可转眼一想,这些动辄上千万上亿的票子只是活着的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手段,又或者是表达一种不曾有过的“大方”。
老人们在世的时候见过最大票面的人民币是有数的,现在到了另一个世界,儿女们用这阳间的十几块钱就能给故去的人一大堆他们数也数不过来的冥币,这样他们也许心里能好受点儿,故去的先人们也可以放开手脚的花钱。一出手就是万儿八千的,何等阔气!
其实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赎罪”心理?活着的人希望用更多的“钱”来弥补他们不曾有或者少了的孝敬,又抑或是让逝去的老人不再受活着时候所受的苦罪。不管咋说都是“活人尽心”而已。
有了这许多原因,这冥币面额越来越大,上坟烧的越来越多。这是孝子贤孙的需要更是商家的需要。上坟烧用的一切东西应有尽有,传统的棉衣棉裤棉被棉靴,新潮的空调彩电轿车风扇,手机电脑无所不用其极。一句话:没有做不来的,只有想不来的。
今年的十月一照例是父亲带着我们去上坟。七十多岁的人了,我劝他不要去了,沟里路不好走,我们弟兄俩替你去送寒衣还不行。父亲说各是各的事,我上坟是尽我的心,你们上坟是尽你们的心,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事情,等我不在了你还要给你爷你婆上坟。一句话说的我有些伤感,急忙制止父亲再往下说。我不愿父亲在这个话题上讨论。
每次上坟父亲都要和我们一起去,几十年了从未间断。孙子辈平时没有时间,过年“请先人”的时候是必须去上坟的。这是父亲给我们兄弟的引教,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恒古不变的传承。有了这种传承,才有了我们身体里“孝亲睦族,尊老爱幼”的文化基因。想想我们现在依然能记得我们是“黄帝炎帝”的子孙,不就是这种代代沿袭的基因传承么?
爷爷的坟地是在村边的沟里,前些年“封山育林”,沟里开出的小块儿坡地已经种满了树,这几年人们忙着出外打工挣钱,无需上坡下沟的平地也渐渐不是都种粮食,不少脑子活泛的人都栽种上更能来钱的花椒树和各色果树。
种地的人少了,下沟的人就更少了。沟中坡地、路边地头上的蒿草也无人收割。一袋化肥解决了割三五天蒿草的肥力,谁还有时间耗在割草沤肥上。所以这蒿草越发的张狂。
横生疯长的蒿草已经齐腰深了,本来就已窄小的坡路更是难走。好在每次上坟的时候父亲都要拿上铁锨,本来是要给坟堆培土,现在却成了开道的工具了。
坟堆上杂草丛生,墓碑前除了超然独立的松树外,其它都是要铲除的。我拿着镰刀没割几下就压了一堆,父亲说割完以后要把草扔的远一点,要不然一到冬天这干草最容易着火,这个松树活着不容易!
平时很少干农活的我,三下两下割草累的不行了。父亲要替换我,我坚决不让。等我大扫除席片大一块地方的时候,已是额头见汗手酸臂麻了。
上坟的时候父亲神情严肃,他拿出分好的一摊冥币,抽出一张最大面额的压在坟头上,然后就跪在爷爷的坟前开始点火。纸钱成沓的挤在一起很难点着,父亲拿了一根草棍来回拨弄,火苗渐盛,没有烧化的纸钱和着黑灰色纸灰随风飘飞。我赶紧说了一声,爷,给你拾钱来,天冷了给你送几件衣服。父亲没有开口,只是一个劲的拨弄着面前燃烧的纸钱。纸糊的衣服在火焰的舔食下一点点变小,最后化成一堆纸灰。
磕完头临走的时候父亲又踅回墓碑前,用木棍再拨了几下,确定没有一点余火才折返回来。父亲说,上坟的时候一是要把纸钱化开,化不开你爷就收不到。再就是不能留下火苗,秋冬草厚,见火就着,可要小心了!我说每次上坟你都说一回,早都记下了!父亲说记下就好,这是先人传下来的老理儿,以后给娃娃们也这样说。我怕父亲又说些啥伤感的话,赶紧转换话题。婆的坟在沟南的平地上,上坟的路要比沟里好走多了。路边田地里是成片的花椒树,摘完花椒的花椒树叶零星青黑,树下是成堆已落的叶子,颜色已经枯黄发黑,紧贴着地面树根,一片萧瑟。
沿着窄小的田间小路继续走,花椒树地隔壁的地里是“鲜衣怒马”的苹果树。红艳硕大的苹果套着塑料外衣,在多枝少叶的苹果树上招摇。一棵棵一行行密密的苹果树上挂满了待摘的红富士,这是果农一年辛劳最喜欢的场景。
这果园是村里老三的,他正在地里捡拾落果。见了我们,打了句招呼就开始在树上摘苹果,他是挑最大的摘的。一手一个已经把手占满了,笑着塞给我们,说今年的苹果比去年的好,甜的很!你先吃,等上完坟了给你拿上些。
我说,哥,不用了,这么大一个我吃不完,你挑个小的吧!
他笑着说我这么大个人啦还吃不了一个苹果,吃,树上多的是,想吃那个吃那个,还没有我兄弟吃的!
旱塬地头的苹果个大皮薄,脆爽甘甜,一个大过“九零”的苹果吃的我满嘴生香直打饱嗝。
婆的坟前是刚栽种的花椒树苗,因为是刚栽下不久,还没有到挂果的时节,光秃秃直溜溜的杵在地里。主家很珍爱这些“摇钱树”,田间地头收拾的干干净净,没有成堆的杂草。我拿着的镰刀在这里没有发挥作用。父亲拿铁锨往坟头上添了几锨土,然后就重复了在沟里上坟的所有仪式。
上完坟再次经过老三果园的时候不愿再打扰人家,看着满树满枝的大苹果我在心里默默希望它们能卖个好价钱。
从老家回来的路上,父亲很是感慨,和我说这说那。我静静的听着,不去打搅他。见到同村的熟人他还要我放慢车速摇下车窗和人家打个招呼谝上几句。
看得出来父亲很高兴,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了棉衣,你爷你婆冬天就不冷了!
小说/莘妍原创
武大郎自从知道了自己老婆小莲和西门庆的奸情后,他整日里魂不守舍,茶饭不思。
他想报复,可小莲毕竟是自己的初恋。就算和她有名无实,却在同一屋檐下这么久了,多少也是有情分在的。
至于西门庆呢,他人帅又多金。听说他干爹还在朝廷当宰相。自己一个卖烧饼的怎是他的对手?
照照镜子,他看到了那个矮、挫、穷的自己。他慢慢走到窗前,朝空无一人的大街扫了一眼,窗外寒风呼啸,尘土飞扬。寒风肆虐地刮着他的脸,像是给他扇了几记响亮的耳光!
他嘴里嘟囔道:“怪我自己阿,活该阿”他想起了小莲刚来家里的情景。
那时候,家徒四壁,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连给她做保养的护肤品都是自己用烙大饼的面粉调制的。
这十几年来,小莲不是没有给自己机会,只是自己不求上进,几十年来,除了卖烧饼,还是卖烧饼,从没想过好好打拼,给她想要的生活!
“我是配不上她的,可是……”他心里正默念着
小莲双手捧着一碗热茶过来
“大郎,天冷,喝了这碗热茶吧”武大郎没转头应她。
她知道大郎这回真伤心了,她把热茶放到灶台上,再次向他走去。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不敢叫你原谅,你骂我吧,打我吧!求求你了,我知道自己错了”
她边哽咽边拽起他的手朝自己的脸上打去。大郎缩回手,仍不说话。
她拽着他的衣角跪了下来。
他瞥了一眼小莲,只见她双眉紧蹙,哭的梨花带雨,突然他的心柔软了起来,他从没见小莲哭过,他也从来没发现原来他的女人连哭起来都这么美!
他有些恍惚,恍惚里带着自卑,自责。比起恨她,他觉得更应该恨的是他自己!
“你起来吧!”
“不,我不起来……我对不起你”
大郎甩开他的手,准备朝里屋走去。
小莲从地上爬起来,又攀上窗户,一只脚已抬到窗外
大郎见状,飞奔过来。一把把她从窗户上拽下来
他大吼到“你这是做什么?”
向来胆小懦弱的他显然被自己这男人力震撼到了。他虽然恨她,但也没到要她死的地步!
“我不想活了,我没脸活在这个世上”
“哎,哎……你别这样,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话一说完,大郎觉得特别后悔。他下意识的拿起灶台上的茶一饮而尽。
他哪里知道这茶里有砒霜。
夜里,迷糊中,他感觉自己被人抛入大海。
几个月后,他飘到了一座荒岛上。他咬了自己的手指一口,庆幸自己还活着。
这岛上的人吃多生鱼片,不长肉,个个都比他矮小,于是岛上的人们都拥立他做大王!
一天,丞相对大王说“大王,我们国家还没国旗呢?”
“这个容易,待会儿我去烙张大饼”
又有官员问大王“您叫什么名字?”
“大王名大郎”
“我们都还没名字呢?”
“你们都是在哪里出生的”
“井上”
“那好吧,你就叫井上小郎”
从那以后,这个国度再也不为取名字而烦恼了
什么“井上”“松下”“田中”“高桥”“小泉”“中村”“大野”等名字被广泛使用,但几百年来,没人敢取名叫大郎,因为世世辈辈都知道大郎是他们的祖先。
琴琴酷爱文字,闲暇之余,喜欢阅读,因为家庭优越,没有负担一身轻,她特意猎到了一家薪水比较低,也相对自由的公司上班,这样挣零花钱和看书两不误,对她来说是一大快哉。
遇上气候变化更替的时候,刮个狂风,下场暴雨,或者寒流袭扰…只要一没业务,她就会以雷速不及耳的速度,掏出随身携带的书,像男人抽烟一样,过一把垂涎之瘾。
每天下了班,她不会记得上班的大门在哪个方向,对待家里的家务,麻溜的像机关枪一样,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全部扫完。
余下的睡前时间,用来博览强识。那时候她大多数阅读的是名著,上学的时候小说看腻歪了,她觉得是时候啃噬,念书的时候连碰也没有碰过的名著。
从开始的安详静坐,一副专心读书样,到后来爬到床铺,马狗爬式看,躺着看,侧着看,仰着看,直到和周公促膝长谈。
和林林总总的书混了那么久,就算是块榆木疙瘩,也能憋出几个字了。琴琴似乎又爱上了码字,有心得,有想法的时候,都不忘在QQ上码上一段。
这种每天下了班,大门不迈,小门不出,世间喜怒哀乐皆可抛的日子,她独自充实地过了很久。
直到微信悄然流行的时候,她的业余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微信的格式不太好,不适合写长篇大论,她偶而会在空间里,提上一首五字绝,七字绝,便沉溺在亲朋好友的一致称赞中。
那时候的微信刚刚入市,摇一摇,搜附近,是既快捷又新鲜功能的交友方式。不比现在微信玩油腻了,不是手机搜的冒烟,也没动静,就是垃圾搜到一堆,到后来瘫痪的没人再搜。
单身的琴琴在读书枯燥之际,无一例外地搜了一下附近,之后就睡着了 。
和某先生聊上,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此刻某先生已经登上回北方的飞机。
某先生是名国家公务员,从事林木这一块的管理,公务所需,出差到南方这座城市洽谈业务。
但网络的世界不分国界,更不分南北。他们的微信畅聊,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年长琴琴七岁的某先生,未婚,大学本科毕业,才思敏捷,学识深厚,让琴琴震撼不已,要知道,大学一直是琴琴的遗憾和仰慕。
记得有一次出行,乘车路过农业大学,车行飕飕,流光显赫的大学两个字让她眼前一亮,还没到站,她便忍不住跳下了车,想要进去感受感受,从未踏入过的大学校园。
她和保安叔叔好说歹说一番,无奈校园的校规不能擅自修改,情急之下,她像木头一样撞进去,结果硬生生地被保安给撵了出来。
能认识像某先生这样的大学生,好似延续了琴琴多年的梦想。某先生身高1米78,独有北方男人的雄浑广袤气概,让瘦小的琴琴心动不已,她觉得认识某先生是自己的小确幸。
某先生通过照片,对琴琴的清纯恬静和文才,加以赞赏之余,一度鼓励琴琴去北方旅游。
网恋就像两个玩火柴的孩子,互相点燃了爱情这根火苗。
某先生几次要求寄点特产给琴琴,奈何琴琴不给地址。最后他诚恳地希望琴琴能去北方走走,若能适应北方的气候,愿意留在北方,他可以辅导琴琴的数学和其它副科,以琴琴的文采,帮助琴琴做个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小学语文老师,不在话下。
某先生对琴琴的有心,不但让琴琴心灵滋养感动,还成为了琴琴最好的化妆品。秋风乍起时,他们谈了一场毫无牵绊的网上恋爱。
琴琴平淡的生活就这样一段一段地被碎片化。之后的时光,琴琴让某先生,一度饰演过许多角色,工作上稻粱谋的父亲,生活中的丈夫,拿主见的兄长,夜半长聊的知心爱人,撒娇的情人,发威解气的儿子,文学上的朋友…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某先生陪她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共度闲暇的时光。
时光一眨眼,晃荡到第二年盛夏。
溽暑焦躁的炎炎夏日,城市的火由内而外,像个大蒸笼,让人踹不过气,琴琴卖保健品的朋友组织了一场乡村旅游。
有某先生的鼓励,琴琴和着舞龙灯似的队伍,舞到四周群山环抱的避暑旅游胜地。
山庄绿意傲然,气候凉爽,历史悠久,淡雅清新,他们不惜包下了整栋大楼。
这次旅游,不只是游行,吃饭,烧烤,夜晚在空旷的小院还有专业主持人,组织大家绕板凳,玩游戏,K歌,表演节目…
乡村安宁质朴,蛐蛐轻奏,萤火点点,有着近乎于世外桃源的境界,让许久没出大门的琴琴,心情无比舒爽。
节目结束前还免费送了一盒保健品给琴琴,好奇的琴琴,忍不住当晚就开盖,一口气咕咚咕咚地喝了,也没看剂量,一小瓶全给喝光了。
直到有点晕晕乎乎,她才赶回了房间。幽谷环绕的乡村,清风习习,本来清凉解暑的夜晚,都不需要开空调,但琴琴开起了空调还是觉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
她冲了一个冷水澡,跑到楼下喝了一杯冷水,这才卧倒床铺。
某先生早已在等候她的信息了,看她空间发出来,玩的那么尽兴,没敢打扰她。
晚上琴琴有点头晕,打字不流畅,她选择了和某先生视频聊天,尽管这之前,他们彼此都有见过照片,但真的打开视频那一刻,某先生的浓眉凤眼,高鼻方形脸,还有黑T下,难以掩饰地宽广肩膀,让情窦初开的琴琴,那颗少女心狂跳不已。
人生初见,情愫碰撞的蓦然一瞬间,让他们相视而笑,琴琴裹着浴巾,脸色透亮,别样荷花红,聘聘婷婷,柔润多娇。
秀色验君子,受过高等教育的某先生,温文尔雅,一心一意地陪她聊天,从认识琴琴起,近一年里,没有过色情举动,更没有不堪污秽言语的表现。
倒是琴琴眼神迷离,春心荡漾,她把浴巾抽掉扔了,还把镜头往下放了放,春光泄露,肤如出水嫩藕,时间瞬间凝固,空气在静止,某先生脸色胀红,有些尴尬,但也不好忤逆了琴琴的情意,空间里充斥着琴琴雪白细嫩的肌肤,通红的小脸蛋,彼此急促的呼吸,洁白的床单,暧昧纷扬。
虽然后来琴琴尴尬地给某先生解释过,吃了过量的保健药,但两颗动荡的心已经沦陷,爱情不再是初相识那么简单,彼此见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爱情这根相思玄,不分昼夜地拨动着彼此的心门。无奈琴琴和某先生南辕北辙,相隔几千里,能够见面唯一的途径就是乘飞机,但、一个来回行程,几千块钱的机票,是琴琴一个月的薪水,也同样是月薪族,某先生所承担不起的。
某先生正处在买房期间,每个月的贷款和后期装修,还需要投入很多资金,琴琴思量后,给某先生汇去了两千块,她不知道够不够机票费,只想给某先生一个小小的惊喜,希望他收到钱,能在双休日赶到南方这座城市,和她见上一面,哪怕看一眼都好。
天高路长,望穿秋水,某先生回馈她的惊喜,是把她寄去的钱,原封不动地按原址寄了回来。
某先生,君子自志,说什么也不肯要琴琴的钱。
某先生胸阔志远,肩鸿人钜,让琴琴百转柔肠,爱悠悠,痛悠悠,欣喜交加,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可是单位也不再让他出差南方,这等于见面渺渺无期,思君如流水,何处是尽头,这可如何是好?
能让女人失魂落魄的,最重要的是爱情,而不是工作。
微信对他们,好像隔着玻璃窗一样,可望而不可及。
爱而不得,因爱而恨,琴琴不但忧伤恍惚,还愤懑地恨起了某先生,给钱又清高的不要,自己又不来,究竟对我是真心的吗?
彼此沉默地进入了冷水滩。
某先生是最懂琴琴的人了,他知道琴琴爱之深恨之切,偶尔也给她发个信息,安慰开导一下,但琴琴倔强地不再回应。
有时候爱情和生活是两码事,在现实生活面前,爱情对生活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关于这些,只有时间会给出他们解药。
时光消散了浓烈的情愫,渐渐地,待他们都冷静下来,彼此似乎都心知肚明了。
即便满心欢喜地见面一次,以后漫长的岁月怎么办?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某先生的家乡,单位定格在北方,而琴琴也不可能去那么远。
如果爱的路上痛苦斑斑,那这份爱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过去与现在不断地在消失与呈现。后来琴琴又重新捧回了书本,从前书陪伴的夜晚,她走入了网恋,最后她也让书充盈自己,带自己走出情感的困境吧!
她爱上了码字,准确来说她更爱的是阅读,喜欢文字带来精神上的意义,喜欢书写代表着作者思想的记录,她不擅长编写,为了写字,她把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差不多都出卖了一次。
就这样,读书码字,在她时间和空间里转换,渐渐地抚平了琴琴路过的印记。
时光飞逝,往事慢慢消散于时间之河。岁月安好,日子飞快,某先生经人介绍与本市,一位语文老师成了家,而后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琴琴也在当地,嫁作了他人妻。微信逐渐蜕变,有了抢红包功能,有了转账功能,朋友圈也越来越冷清,微商越来越多,交友也早已被大家玩油腻。
时间可以让感情搭积木,也可以让记忆那座塔,夷为平地。
渐渐地,琴琴忘记了他提过一次的名字,忘记了他的故乡,模糊的不记得是山西,还是陕西,反正有个西字,知道去他哪得乘飞机,他左脸颊中间有一颗大痣,他普通话非常标准,身高1米78,在北方不算高,大学本科,公务员,更重要的是对琴琴巨好。
人生就像一场多变的旅程,总会让人停下那么一两站。时光把这一切,裁成了一段不寻常的回忆,对于往事,有的人画在脸上,而有的人刻在心上。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