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四年规划,我取得了好成绩,还挣够了学费

自信必须有,但不能太盲目,要认清自己;思路必须有,但不能太凌乱,要有条理;目标必须有,但不能太宽泛,要具体;行动必须有,但不能三心二意,要持之以恒。

2003年6月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一年的那一天我高中毕业了。走出考场,看到无数人 在落泪,因为那一年的考题实在是太偏门了。后来的分数线也证实,是前后多少年里分数线最低的一年。

1 带着家里的全部积蓄和希望走出自己的家乡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既高兴又犯愁。我被一所“211”大学录取了,在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家里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供我上学,我该怎么办?

但是打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重新点燃了希望,因为里面有一封写给家庭贫困生的信,原来国家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一年6000元,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我的资金问题,但起码我可以有资格先到学校报到。

接下来的半个月,家里每天都在因为钱的问题在忙碌,但总算有了希望。当我第一次出远门,怀揣父母多年的全部积蓄(5000元)坐上绿皮火车的那一刻,我流下了热泪,不敢回头多看父母一眼。

2 我的第一年规划,拿到国家奖学金

进入校园的第二天,在同学介绍会上,我认识到了来自27个省份的新同学,而我,来自新疆的一个小县城。直到高中毕业,我都没有上过晚自习,一天只上6到8节课,然后回家完成课后作业。当时我们一年之中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即使高三也是如此,而且高三下学期我们依然在学习课本内容。

所以,在认识新同学后,我又开始犯愁了,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才能拿到国家奖学金?

于是我开始了自己大学的第一个规划。

我每天都会早起,第一个进教室,坐在第一排。

我从来不逃课,积极发言。

我总是课后泡在图书馆。

我加入了一个爱心社团。

我竞选了班里的团委书记。

我要凭自己的努力拿到国家奖学金。

在学期末,我通过一年的付出换来了班级及专业内考试成绩第二名,综合考评第一的好成绩,我拿到了这一年的国家奖学金,11000元。

3 我的第二年规划,我需要兼职赚取收入

经过第一年的努力,在学习方面我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也不再因为自己是新疆一个小地方来的而自卑,因为我也可以很好。

第二年我给自己制定了第二个规划。

我要做2至3项兼职;(我兼职了高三学生的家教、教室卫生的打扫、系主任助理)

我要参加社团联合会;(我成功竞选了校社团宣传部长)

我要在市内穷游,熟悉这个城市;(我用一年时间走遍了西安市内的大街小巷和主要景点)

我每天仍会早起,第一个进教室,坐在第一排。

我仍然不会逃课,积极发言。

我的课后时间依然主要泡在图书馆。

我要拿到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只能拿一次)。

这一年我做到了,我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排在前三名。同时我拿到了学校奖学金,1500元。我通过兼职收入了5000元。

4 我的第三年规划,我要创业赚取收入

进入第三年,我变得很自信,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做的和别人一样好,而且我会做的更好,因为我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

于是,我制定了第三个规划。

我要自己做点小的创业项目;(我收集整理高年级学生的书籍再转给低年级学生)

我要竞选校社团联合会秘书长;(我参与了竞选,但没有成功)

我要爬山;(我爬了华山、翠华山、太白山)

我每天仍会早起,第一个进教室,坐在第一排。

我仍然不会逃课,积极发言。

我的课后时间依然主要泡在图书馆。

我要拿到学校奖学金。

这一年有点遗憾,没能成功竞选校社团联合会秘书长职务。我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仍然排在前三名。我也再次拿到了学校奖学金,1500元。我通过创业收入了6000元。

5 我的第四年规划,我要进入最好的单位

大学第四年,我已经可以不在为钱的问题而着急,我可以做点我想做的事情,我需要为进入社会做准备,我需要为进入本行业最好的单位而努力。

我的第四年规划就这样出炉了。

与往年毕业的学长联系,请教就业经验和职场规则。(通过老师我联系到了6名学长讨教经验)

我要学习OFFICE软件,CAD软件。(我报了OFFICE培训班,拿到了WORD、EXCEL、PPT合格证书,拿到了CAD合格证书)

我要继续做好自己社团内的工作。

我要找一个单位开始实习。(我在一家单位实习了3个月)

我要拿到学校奖学金。

我要开始写简历,找工作。(在大四第一学期10月份我就收到了本行业最好公司的录取通知书)

这一年的计划我又如期实现了,而且我在开学季第二个月就收到了同学都向往的单位录取通知书。当然,我也如愿拿到了这一年的学校奖学金,1500元。在实习单位,因为干的比较出色,最后我拿到了3000元奖励。

6 四年规划带给我的思考

这就是我的大学,这就是规划带给我的成绩单:取得了好成绩,还挣够了学费。

作为一个大学生,不管家境如何,不管你来自哪里,我想我们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都需要对自己有个规划,这不是为了要满足父母的期望,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四年时间。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总结了做好规划的三条意见,共勉之。

一 定位,规划

给自己一个定位。可以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可以多做些兼职,或者去经营小本创业生意赚些收入;可以培养一个爱好,陶冶情操的同时或许也可以变现;可以多读些书,让自己不出校门而畅游世界,轻而易举就可以和大师进行交流;可以多锻炼身体,让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让自己的精神更有活力。总之,让自己明白自己的四年时间应该如何度过。

我们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大学四年,如果没有了规划,也许毕业的那一天你会说:“为什么在进校园的那一天没有人给我说这些呢?”

给自己一个定位,规划出自己的人生,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二 学习,读书

学习,读书,是为了更好完成自己的规划,为规划而服务。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们有太多的好奇,也有太多的无知,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读书来支撑自己的规划。在学校,也许并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也没有人可以给你提供较好的帮助,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学习,需要多去图书馆寻找答案。

我们需要学习专业课,学习做兼职,学习去创业,学习办公软件,学习专业软件,学习交友,学习写简历,学习找工作,学习做人。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自信,学会坚持,学会走出宿舍,学会走出校园。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作为大学生,学习不仅限于课本知识。

三 每天,坚持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必须坚持每天去做,才会习惯成自然。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伴随我们一生,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轻言放弃。

最后,我想说:在离开板凳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信?你可以去挑战一下自己。

——消失的帆布书包,小学时代,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栋二层的青砖小瓦楼房安静地坐落在山坳里,这里原来是大队公社,后来村里办学堂就成了我的小学学校——和平小学。

学校是没有围墙的,一条土路从操场边上穿过,连接村头和村尾。操场的地面是黄砂土经过碾压夯实而成的,虽然远不如水泥操场,但还算平整。靠近教学楼一侧栽着两个木篮球架,篮架是村里木匠根据别人的描绘做的,装上由学区分配下来的铁蓝框,然后找到合适的位置挖坑栽上,算是学校也有个篮球场了。

篮球架虽然是有了,但学校没有篮球,村里人包括老师也没几个人会打篮球,所以基本就是摆设,大多的时候是做为学生课间休息时攀爬玩耍的场地。经常是两个好胜的同学各选占一根篮架的立柱,再选一个同学做裁判,其他人就围着准备呐喊助威。裁判一声“开始”后,两人便双手抱着柱子,两条腿也夹得紧紧的,用力地向上攀爬,谁先站上篮架的横梁就算赢。只是这样的比赛常常在老师的呵斥下一哄而散,爬上篮架的孩子也是惊慌失措地赶紧又抱着立柱滑了下来,也有胆大的双手抓着横梁把身体吊在空中然后再落到地上,这样难免会崴脚受伤。不过,那两根圆圆的篮架立柱早已被摩擦地油光锃亮了。

在我的印象中,唯一的一次篮球出在这个篮球场上是乡政府和村支委搞的一次联谊活动而举行了一场篮球赛。砂土地上,村支书安排人提着几桶石灰画出了篮球场的标线,双方运动员进场比赛。乡政府的干部队穿着统一的球服,村委队的服装则是五花八门,有穿短裤短袖的,有穿长裤短袖的,也有长裤长袖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唯一统一的是一双绿色解放鞋,只是有老旧之分,不过这样相对于干部队倒也好区分。

裁判自然是干部队中未上场比赛的干部来当,但只要不出界就基本不会响哨,来围观的村民的笑声倒是充斥着整个山谷,因为村委队打篮球的动作一看就是由赶牛、割稻子、锄地等动作演变而来的,引得大家开怀大笑,有几个妇女直接笑趴在地上。

这场比赛最终毫无疑问地以乡政府的干部队大获全胜,村委队倒也幸运地投进了几个球,非常地兴奋,还意犹未尽,表示还想打一场扳回来。

篮球场旁边栽着一根杉木旗杆,那杉木一看便是在深山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笔直笔直的有三丈来高,底部有大碗粗,到了梢顶也就只有杯口那么细了。因为学校没有升旗仪式,所以五星红旗一般是固定挂在上面,到了期末才会取下来,第二个学期开学又挂上去。

距离旗杆几米开外,踏上一个石阶就是教学楼了,走道上竖立着十几根方形石柱支撑着楼上的大木房梁,非常地稳固。以石灰砂浆砌的青砖墙面配上褐色小瓦屋面的结构形式,再加上木楼梯、木楼板、木栏杆等,无须另加装饰,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协调。

木楼梯布置在整栋楼的中间,两边是四间教室和两间教学用房及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间小屋子,有简单的煤炉、灶具和碗筷,米和菜都是老师自家带来的,请了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妇女为几个老师做中午一顿饭。当然,如果老师有孩子在上学的话也会在这里吃饭,那都是能让其他孩子异常羡慕的事。而在我二年级的时候,父亲来到学校当民办老师,我有幸在这吃上了一年的午饭。那也是平生第一次吃上了用钵碗蒸出来的米饭,当揭开蒸笼那一刻,米饭的香味就溢了出来,直往鼻孔里钻,能让人禁不住地咽口水,感觉相比起家里的捞米饭不知道喷香了好多倍,几乎不需要什么菜,光吃米饭就足以让我舔完碗壁跟洗净了一样,那种站在门口等饭熟的垂涎情景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楼的是幼儿班和一、二年级的教室,到后来五、六年级集中到了乡中心小学上课,一楼就只有幼儿班了。幼儿班的教室里没有课桌,四五米长一条的凳子摆了几排,既是凳子也是桌子,老师在教读的时候就坐着听读,而长凳是比较宽的,几乎可以放得下一个小本子,所以要写字的时候就或蹲或半跪着在地上把凳子作桌子也足够使用。只是长凳子上面没有明显的座位区分,孩子们都会用特有的记号标明哪儿是自己的座位,是不允许被侵占的。

从中间楼梯上去,厚重的松木楼踏板和扶手无疑体现了山里匠人的朴实和稳重,每一块木板都拼接地紧密有致。平整光亮的楼面板是来源于匠人精湛的手艺,也是学生们无数个小脚印的精心打磨,而灰的颜色是长年累月的日升月落镌刻而成。这种特有的结构和色调在山村里的学校不算稀奇,但在我后来走出大山之后却很少遇见,所以难免怀念,以至于当初我们上下课蹬踩着楼板“咚、咚、咚”的急促声音很多年后还回响在我耳边。

从中间楼梯上去到二楼,楼道上的条石立柱改成了青砖柱。靠近楼梯的一个立柱旁,从屋檐梁上拴着一根铁丝下来,铁丝上吊着一块铁板,而青砖柱上留有一个小洞,倒插着一把小锤子,这就是学校的响铃了,每天六节课十二次响铃由一个老师负责看时间和敲铃。

二楼的楼道因为木质的特性又打得很干净而显得非常宽敞,这是我们课间休息、玩耍的主要场所。在一块楼板上用粉笔画上一个圆圈,再到远端画一根线作为起点,三五个同学就可以开始玩“打瓶盖”的游戏了。游戏可以分边玩,也可以混战,每个同学大拇指套着一个小瓶盖,中指和食指并在一起也套一个小瓶盖,套着瓶盖的手指间捏着一个稍大些的瓶盖,放在起点线上然后发力一捏,稍大点的瓶盖经过两个小瓶盖的挤压、摩擦,就快速地向画好的圆圈滑蹦而去。这样一人一次机会,轮番进行,只有瓶盖停进了圈,获得了“子弹”才能去击打“敌方”的瓶盖,击中一个“敌方”的瓶盖算是消灭一个“敌人”,但如果在没进圈之前触碰到了“敌方”的瓶盖就算是“自杀”。

玩这个游戏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方向和力度,有时还要借助墙壁等利用折线拐着弯去击中“敌人”,所以撞击墙壁的点和角度都要计算好,这属于高难度的击打方法,而我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尤其擅长,我想我后来到了中学之所以特别喜欢几何课程,可能也是由此而萌发的。

除了“打瓶盖”,也有喜欢玩“打纸板”的,用一张或两张纸折成有点厚实感的三角形或正方形纸板,每个都是三四寸大小,参加游戏的同学都会折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作为游戏资本。开始游戏时,一人或几人都放一个纸板在地上,另一个则手拿着自己的一个纸板,选定目标后将纸板砸在别人的纸板上或是旁边,利用反弹力或是瞬间的气流把别人的纸板翻个面就算是赢得了这个纸板,如果没有把别人的纸板翻转过来,则轮到对方来击打。山村里的孩子因为祖辈的认知以及有限的家庭条件,很多人不会在学业上去争取优异的成绩,只要学会认字和算术就好,毕竟能靠读书飞出山外而改变命运的是少之又少,但他们会在这些胜负游戏上都要一较高下,几乎是没有服输的。

此外,如果天冷了,“跳山羊”、“斗鸡”等也是男同学争相参与的游戏,而女同学则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楼道里落满了我们儿时的童趣。

楼道的两端各是两间大教室,每间教室前后两个门,两侧共有五樘敞亮的大木窗,都是风蚀霜打多年之后的原木色。窗子是通透没有玻璃的,所以即使到了夏天,教室里因为有山风的吹拂,一点也不会觉得严热。但到了秋冬季,当寒流袭来的时候,教室里就和室外一样的寒冷。而这个时候,学校会买来一些大张的白纸,再熬煮些米汤作浆糊,然后把大张的白纸封贴在窗框上,用以来抵御刺冷的寒风。不过这样的御寒措施所能维持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有调皮的孩子在放学期间趁没人的时候会拿石子瞄着糊好的纸窗练手法,而遇到雨雪天,薄薄的白纸也禁不住空气中水分的侵袭而变得脆弱不堪,呼啸的寒风围着窗口轮番攻击,攻城拔寨般地将白纸糊的窗一处一处的撕开,透过撕开的洞口朝教室里像胜利一样地叫嚣着。对于低处的破洞我们会找些白纸及时补上,但终究无济于事,所以用到快放寒假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千疮百孔了。不过这时候也无关紧要了,来年又是习习的凉风吹进来,等到了下一个的冬天再重新贴上一层崭新的白纸窗御寒,所以古朴的松木窗框上永远沁透着一股浓浓的米浆香气。

对于课堂上的寒冷,我们还有一个驱寒的好办法就是--带火盆。在家里找一个废旧的搪瓷脸盆,在盆沿上用钉子钉出四个小孔穿上铁丝,于自己腰那么高把铁丝系到一起作为提手,还要做一个“S”形状的铁丝钩,当盆中的火烧得很旺、提手烫手的时候,就可以拿铁丝钩提着走。

我常记起的是,等我吃完了早饭,父亲已经用木炭烧燃了盆中的火,再放上一些干柴就可以提着走了。叫上附近的伙伴一起上学,一边走一边捡柴火烧,如果太冷了就把火盆放在上,围着先烤一会儿再走。只是在路边捡的柴有时是湿的,放进盆里往往火越烧越小,这时候就由力气大的同学提着火盆前后甩几下,然后甩过头顶快速地画着圈。要不了多久,那火苗就在火盆里很不安分地呼哧着,然后钻出盆外犹如在空中形成一个红红的火圈,尤为好看。

这样一路到了学校,当所有柴都被烧成红红的炭不再冒烟的时候,是可以被老师允许提进教室的,但火盆底下要垫几块砖或者铁板,防止把楼板烧着了。不需要很多,一个班级若有个三四个同学带了火盆,教室里就会暖和很多。但这样的一盆炭火的热量并不能维持很多的时间,所以每到下课期间,同学们就会纷纷到附近去捡拾一些干柴火再把火烧旺起来。到了中午,像我一样不回家吃饭的同学就拿出早上在家里用搪瓷大口杯装来的饭菜围着火盆吃,有时还会偷带两个红薯放到火盆里煨熟来吃,现在想起来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除了幼儿班的教室外,其他年级的教室里课桌和坐凳还是齐全的,课桌和双人木桌,同样配着一条双人木板凳。但不管是课桌还是板凳,中间都被用刀片刻上了一道深深的分割线,由此划定各自的区域。如果是男女学生同桌,那道线就是三八线,是各自都不能逾越的,因为那些年的我们是不会和女生一起玩耍甚至是不会说话的,否则就会被其他同学所嘲笑。

而教室的布局也和如今的教室不同,每间教室后面都连着个一个小房间,供老师备课和住宿用。也因为这种特有的布置,当早读或自习老师不在讲台上的时候,课堂也是非常地规矩,没人敢搞小动作或者说悄悄话,因为你一回头有可能老师就在小房间的门口盯着你。那个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是非常惧怕老师的,就连在路上遇到也会躲着走。

学校老师不多,一个老师带一个班,所有的课程都由班级老师教。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还有“班主任老师”的概念,直到后来到乡中心小学上五六年级才知道原来除了“班主任老师”的称呼外,还有专门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和体育老师等等,一时觉得特别新奇。而在我们的和平小学,老师基本都是本村在文革期间上过高中有点知识文化的村民,有的后来转成了公办,有的始终是民办老师或代课老师直到后来又做回了普通村民,所以除了语文、数学还可以勉强教授之外,其它的课程基本就是随便上一上,反正也不怎么受重视。比如体育课就让同学们围着两个篮球架跑几圈然后就自由活动,所以体育课是所有同学最愿意上的课。

除了体育课,我们对上美术课也是饶有兴致,由老师带着到山头上挖点黄土回来,然后加水拌匀做泥塑。捏做一只鸭子或是兔子都可以让各自洋洋得意,又相互嘲讽嗤笑。这时候老师也不再是严肃的,挨个点评让同学们欢笑满堂,说“某某同学,你怎么就把一只兔子活生生地捏成了一只猪呢?”、“让你做一只在水上游的鸭子,你咋还把鸭腿给捏出来了呢?”

除了捏泥团,美术课上老师也会尽己所能教一些简单的铅笔画,比如一笔画出一只鸟来,或者先画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再用简单的线条相连,一个像模像样的大肚子瓦罐就画出来了。

因为山村里的简单生活,这些课堂上的趣事都如一道道烙印,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从家中通往学校的是蜿蜒在葱郁山间的一条白色沙土马路。说是马路,它却是一条非常寂寞的马路,行使它的功能的只有村里两户富裕人家的拖拉机,拖位机在村头摇响发动后,大半个村都能听见。偶尔从外地来一台拉木材或煤的解放牌大卡车足以引起人们的围观,而我们这些孩子则喜欢在卡车行驶的时候追着它后面闻从尾气管里喷发出来的柴油味。

马路上的沙土经过雨水的清洗而变得紧密而细腻,踩上去非常舒服,因此,我们经常会手提着鞋、打着赤脚去上学,也会在放学回来的路上英雄主义萌发,把自己当成战场上的战士,高喊着“为董存瑞报仇!”、“为黄继光报仇!”奔跑冲锋,竟也有喊着“为罗盛教报仇”的,这让后来我们对于曾经的一知半解而笑谈多年,却也颇有感叹。但这条路对于孩提时的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路面上哪儿有雨水冲刷出来的沟?哪儿有质地坚硬的小石头?哪儿又长着盘根的草皮?……都能如数家珍一样。曾经有一个外出闯荡归来的女人,据说赚了不少钱,因为她是穿上了鞋跟只有笔尖大小的高跟鞋回来的,然后我们就一路上把鞋跟踩出来的洞一个个地数,竟然全部都数了出来。

从马路的另一个方向往东,跨过一条河沟,翻过一道山梁,再下八道弯到了一个小盆地,乡镇中心就在那里,每天一趟去往县城的班车早上五点半从乡政府门口发车。坐上班车、穿过山林到达传说中的县城,从县城坐火车到省城,再到北京、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是我在和平小学期间时常一个人躺在草坪里望着悠远的天空经常想象的梦。

后来,和平小学和其他村小一样,因为学源减少,所有的学生都集中到乡中心小学去上课了,青砖小瓦的教室楼也在多年之后经历风雨的摧残倒塌了,村委在原址上建了几间小平房给村里的五保户住。有一年,我回老家趁空去走了一趟,只剩下两个篮球架还竖立在原处,却也是破旧不堪,似风前残烛。也许是因为秋冬季节的萧瑟,一种凄凉之痛从心底油然而起。

站在已长满杂草的操场上,我伫立许久,于迷雾之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栋无比亲切的青砖小瓦楼,同学们踩着木楼梯“咚咚咚”地上二楼教室,老师站在正拿着小铁锤“叮叮当当”地敲响了上课铃,楼道上还有没进教室的同学在嘻耍、玩闹着,但马上就安静了下来,然后从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然而,一阵冷风吹过,我清醒过来,原来只是一时梦境。我大步流星地跑回家中,翻遍所有的角落却还是没有找到当初我背过的帆布书包,不免失落、叹息。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当我穿梭于幼时曾无法想象的高楼大厦之间,游历于广大山川海畔之后,仍然怀念我的小学生活,想念那栋没有围墙、没有钢筋水泥的青砖小瓦教学楼——我的和平小学。

思想这个词,是很神秘的。它只在人的内在表现出自己的真面目,而外在则是另外一种面孔示人。你现在在想什么?你的表情如何?为什么人的思想和动作表现的不一样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一个看似谦谦君子的人,平时欢颜笑语,私底下你又会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恶魔呢?或许他在利用网络社交和各种不同圈子里的女人说话聊天,打趣。可你平时却完全看不出来他有什么异样,把他只当做一个平常的人,甚至是完美的人。女人看到他,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

他常常是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左上方口袋插着一条只露个角的红色手帕,那铮亮的皮鞋,在黑夜里都会发亮,刺眼得很。英俊的面孔上一双大眼,高挺的鼻梁,有点饱满的唇部,他笑起来还有一口雪白的牙,而且他笑的时候,常常带着一种令人觉得难以形容的轻蔑。

他常常在夜里十二点准时出现在一家小街的酒吧里。人们叫他“黑殿士”。“黑殿士,今天晚上又带了什么新鲜玩意儿?让我先开开眼。”深褐色的原木吧台上酒保罗生问到。

他不说话,伸手去拿西装左上方口袋的那条红色手帕。习惯性的一模,可是手帕没了。他慢慢的又把手抽出来。然后用迷离的眼神望着罗生,给我来一杯红酒。

罗生吃惊的问道:“你以前不是只点橙汁的吗?今天怎么喝酒了呢?”

“怎么酒吧不卖酒了?”他抬起头来又看了罗生一眼。

罗生也识趣的不再问什么,只是回身去取酒。可是他心里可是感到了有点不对劲,毕竟这个被称作“黑殿士”的人,以前是从来不喝酒的。至少罗生在酒吧里上班这两年,是没看到过马杰在酒吧里喝过一次酒的,就算是鸡尾酒也没有。

马杰趁着罗生取酒这段时间,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盒细烟来,那种像是女人才会抽的烟。嘴里刁上一根,用右手颤抖的摩擦着打火机的火石,一连打了几次也没点着。这时他旁边出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怎么看也有一米八。他用自己的右手扶住马杰的右手,“啪~”马杰用力一吸,这烟总算是抽上了。清脆的打火机又关了起来,“谢谢了,哥们儿。”马杰这回头一看,吓了一个哆嗦。这是马杰女朋友孙晓雪的表哥。“表哥,你怎么来这了?”他颤抖的把手里的烟拿回了嘴里,轻轻吸了一口。

“阿杰啊,这好几个月没见到晓雪了,这不来看看她,知道你常来这家酒吧,这不先来看看表弟你呀。”说完还笑着拍着马杰的肩膀。马杰说:“这样啊,表哥,那咱们先喝酒,来个一醉方休。”“哟,阿杰以前不是不喝酒的嘛,怎么今天我来了,给我面子呀?”孙尚方说到。

“没有,我只是不在公共场合喝酒,再说了表哥今天难得来找我,我不喝两口怎么行?来老罗给我哥来瓶猛的,就要那个伏特加。”

。 “行,等会啊,马上给你拿。”这话音刚落,酒就启开,放在那原木吧台上了,再取一个高脚玻璃杯,这是一个杯肚略大,杯口略小的玻璃杯。罗生顺势就给孙尚方倒上了,倒了三分之二便停下了。马杰端起那杯伏特加给他表哥递过去,然后抬起自己的红酒杯和他表哥碰杯。马杰的杯中总是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酒,而他那还不真正算是他表哥的孙尚方,却每次都是三分之二的伏特加下肚。

酒喝得也喝的差不多了,马杰看了一眼自己左腕上的美度手表。一点半了,马杰看着昏昏欲睡的孙尚方。结完账之后,马杰搀扶着孙尚方走出了酒吧。罗生只看着这两个漆黑的背影,离开了这间昏暗的酒吧。

罗杰喝的酒不多,神智还算清醒。出门后他打了个出租车,便把孙扔到了后座上。让他侧卧在后座上,自己则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司机是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早就秃了头,尖而大的鼻子让人看起来仿佛一只老秃鹫。司机开车还算平稳,只是在转进马杰家那个看起来只有富贵人家才住得起的小区时,被减速带颠了一下。孙尚方咣当一声,整个人从座位上掉了下来。马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也没管他。直到下车才把他扛在肩上,扛回了六楼。

马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来,一手扶着那个死沉死沉的孙尚方,一手拿出钥匙拧着钥匙孔。这房子是孙晓雪的,马杰是她的男朋友,于是便住到了一起。可今晚注定是个不平之夜,孙晓雪其实早在4个小时前死在马杰的手里了。尸体还在浴缸中躺着呢,她的脖子上还有一道明显的掐痕,可她其他地方是那么的白皙,黑色的长发飘散在水里,精致的五官怎么看也是个美人啊,仿佛她只是在水里睡着了一般。孙尚方呢,本来是要来看表妹的。可是赶到了一个好日子啊,马杰把他扛进门里,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这TM的竟然这么沉,废了我好大的力啊。呸~”说完便匆匆忙忙把门锁好了。然后去找了一根小拇指粗的绳子,把那个死沉沉的孙尚方绑了起来。然后把他拖到了浴室,把他靠在浴缸旁边,然后打开淋浴喷头,把他滋个全湿。孙尚方这才微微张开眼睛,看了马杰一眼。只觉得头上一沉,便被马杰用淋浴喷头砸了下去。孙尚方便倒了下去,马杰慌了。这怎么还醒着,看来酒量不错呀。这淋浴喷头也被砸坏了,水哗哗的流着。马杰这才关了水龙头,以免弄得到处是水。然后马杰带上了一副橡胶手套,手里还拿了个电吹风。

他顺手拿了个盆,在里面接满了水,然后把孙尚方的脚连鞋一起放了进去。这时的孙尚方,仿佛一个从水里长出来的人一样躺在地板上。马杰把插上电源的电吹风打开开关,“呼呼呼呼”的电吹风声音,在下一秒沉进了那盆水里,“吱吱吱”的电流窜过孙尚方的身体,可是他除了脚和头,其他地方都动不了。孙尚方在挣扎了一会之后停了下来,马杰在一旁看着。他像疯了似的狂笑着,然后走上去,想用手试试那个死沉死沉的人是否变成了真正的死人。可当他刚脱掉手套去触碰他的鼻子的时候,他自己也被电了。原本西装革履的他,站着,笑着。可是下一秒,他就倒在了,那个孙尚方的身上,那个原本即将成为他表哥的人的尸体上,于是尸体从一具变成了三具。

那个电吹风一直放着电,电线被烧了。 整个小区突然停电了,夜一下就笼罩了一切。只有一只老乌鸦落在了小区的某根电线上,很是悲惨的叫了一声。没有人知道马杰为什么要掐死自己真正洗澡的漂亮女友?

第二天,警察来到了马杰的住处。把三具尸体通通运走了,整个屋子里,有一股焦臭味。有个警察在浴室的垃圾桶里发现了那条红色的手帕。过了不久,一个开着玛莎拉蒂的男人走进了这个小区。他跟保安说:“我来找一块表。”“找表?来小区找什么表,去商场啊!”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