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只为谁?

01

老人生了四个儿子,这在“重男轻女”的乡下,是无上的尊荣。

人人都说她多子多孙多福气。她也这么想,咬着牙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又送他们念了大学毕业。

孩子长大了,要娶媳妇。

大儿媳是城里人,彩礼自然少不了,亲家说:

“我知道你家里困难,彩礼就收五万。”

老两口合计了一下,这个钱还真非掏不可,那么水灵灵个姑娘,这个数合情合理。五万,就给了。

老大结了婚,第一年就生了孩子,是个大胖小子,把老人开心得合不拢嘴。

大儿媳说:“妈,给我们来带孩子吧!”

子孙绕膝,天伦之乐,老人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下来。

像世上大部分婆媳一样,很快,两辈人就闹了矛盾。

城里媳妇讲究,孩子的吃穿用度,通通都有门道,洗脸巾和洗澡巾要分开,奶瓶和勺子要消毒,就连泡奶粉用的水,都不能来自自来水管。

乡下哪有这么多讲究?老人学不来,婆媳俩就吵架。

儿子起初不表态,后来没办法了,就找了个机会,委婉地劝说母亲:“妈,要不,孩子我们请人带吧!”

就这样,一岁的孩子,交给了保姆。

婆媳俩的嫌隙,就算是结下了。

02

没多久,老二又结婚了。

二媳妇小节不拘,大事倒不马虎,在彩礼上,就咬死了不放,五万,最少五万,给老大多少,当然应该给老二多少。

五万就五万,老俩口下了聘,心头却暗暗发愁,下回老三老四的婚礼,哪还有钱?

愁归愁,终究不掩开心,二媳妇是带着肚子来的,三个月大了,双喜临门。

没几个月,老人又做起了奶奶。

到底是有过经验的,这回,她也学会了洗脸巾和洗澡巾要分开,奶瓶和勺子要消毒,跟二媳妇相处了一年,竟然没几句争吵。

问题出在第二年。老三要结婚了。

老三结婚,家里实在拿不出积蓄了,东拼西凑才借了三万块。

亲家死活不同意:“你们家没车没房,彩礼都拿不出,凭什么白娶我女儿?”

二老没办法,就只得向老大老二要:“爸妈把钱都给你们了,如今弟弟要结婚,做哥哥的理应帮忙。”

话还没出口,两个儿子连连拒绝:“我们刚生完孩子,哪里还来的钱?”

大儿媳是早就跟婆婆不和了,那年索性连年都不回家过。二儿媳呢?

她旁的都不在意,唯独钱银算得准,老人刚一开口,她就把话堵了回去:“从来没听过,弟弟娶老婆,要哥哥给彩礼的。”

是没有这个道理,老三的婚事,就这么吹了

03

老四有孝心,不想让父母为难,就发誓找一个能同甘共苦的。

姑娘还真被他找到了,也是个大学生,性格温顺,肯为人着想。

两人是正儿八经地裸婚,姑娘一句怨言都没有。

老人到底过意不去,翻出了压箱底的金银首饰,送给了小儿媳。

婚宴那天,大儿媳和二儿媳坐在酒席上,笑眯眯地开玩笑:“妈藏得可真严实,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还藏着这么多好首饰。”

老人怔怔地,像生吃了一个柠檬,心里酸得发涩。

都说多子多孙多福气,到如今天命之年,她才察觉这福气二字,一半是福,一半尽是窝囊气。

所幸,又传来了一点好消息:老家的房子,要拆迁了。

这话传来传去传了十几年,今天才有了准信,算了算拆迁补偿,喜得一家人直转圈。

有了钱,就有孝子贤孙。

那两个月,儿子儿媳天天往家里跑,大包小包地拎着,就连一向跟婆婆不和的大媳妇,都一口一个妈叫得亲热。

老人说了:“我这把年纪了,房子迟早是你们的,但老三的婚事,还没个着落,我实在着急。”

这回大家都不抠门了,大儿媳带头承诺:“自家兄弟,结婚那点钱我们能不帮吗?”

04

老三在次年结婚。

跟老四一前一后,都生了孩子。

家里添了丁,原本是喜事。但孩子谁来带,却愁苦了老俩口。

老三说:“您帮大哥二哥带了孩子,照理现在该给我带。”

老四说:“我结婚没要家里一分钱,这我能理解,但孩子我实在没条件自己带。”

老三说得在理,老四说得也没错,手心手背都是肉,谁都不想亏待,就只能亏欠自己。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债,这还债的滋味,如今算是体会到了。

于是,老俩口只得把两个孙子,都接回了老家,苦是苦点,子孙的乐趣倒也不少。

但小孙子的一场高烧,又烧糊了二老难得的平静日子。

连续四天的高烧,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老四从城里急巴巴地赶来,见着了昏迷不醒的儿子,心疼得如同刀割似的,一边急得抹泪,一边责备年迈的父母。

“怎么现在才送医院?我说了多少次,孩子生病不能用乡下的偏方!”

老俩口也急,也抹泪,挨墙根站着,听着儿子的训。

儿媳妇就更不消说了,一会埋怨自己,没把孩子带在身边,一会埋怨公婆,孩子出了这么大事,也不知道第一时间送医院。

那两个晚上,全家人都在煎着,熬着。

老人们心里明白,孙子救回来了,儿子的心却暖不了了。

05

谢天谢地,孩子没落下什么病根。

但老四还是把儿子接回了城,妻子辞了职,专心在家带孩子。

老三呢,眼见了小侄子的遭遇,心再大也不敢把孩子放老家了,嘴上笑嘻嘻地找了个理由,就把孩子带走了。

这个家,又空荡荡了,孩子们长大了,出息了,娶了媳妇,进了城。

有所求的时候,一口爹,一口妈,无所求的时候,连电话都不来一通。闲着闲着,就闹出了病。

老爷子半夜去厕所,去了半晌没回来,老婆子寻着过去,才发现人倒在了卫生间。

三更半夜,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把老人急得直喊救命,哆嗦着给儿子打电话:“怎么办啊,你爸晕倒了,怕是中风……”

儿子在那头也急,但远水哪救得了近火?

等救护车赶来,老人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城里的四个孩子,连夜赶到了县里的医院,又连夜帮父亲办了转院,送进了城里的ICU,突发性脑梗塞,命悬一线。

老人坐在医院的长廊上,哭得撕心裂肺:“你不能丢下我啊,你丢下我可怎么办啊?”

儿子安慰老母亲:“妈,爸没事的,再说,你不还有我们吗?”

你们一年到头在外奔波,同样艰辛,同样不易,现实摆在跟前,孝字便要量力而行。

他们也没错。

老婆子心酸,不想要儿子们为难,就索性自己咬牙,端茶递水洗澡擦身全承包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几个字的沉重,到了病榻前,她才终于明白。

看着ICU病房前亮起的红灯,老人心里瞬间透亮了——眼前站着的,用心用血用命养大的,都不及里面躺着的老伴。孩子再好,只能陪伴人生的一程半程,至于老之将至的孤独和无助,只有同样孤独和无助的伴侣,才可品尝和分担。

转载请注明: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婚姻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hunyinba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