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人的“嗲”和“作”,你喜欢吗……

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

静候每一个有趣的灵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上海女人说,给我一盒雪花膏,我就可以抹出妩媚。只要有一星半点的可能,上海女人就想做一个上海女人,只要有一袭春风,上海女人就会在沉醉中复苏。

——马尚龙

说起上海女人,一万个人心目中有一万个想象。上海女人和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相得益彰,上海成就了上海女人,上海女人也成就了上海。上海女人有共性,也有千姿百态的个性。“上海女人”渐渐成了一个专用语,它代表着某种典型性格,某种特别的处世方式,譬如精致、优雅、务实、包容、精明等等。

优雅精致

女人都爱美,上海女人尤甚,她们是女人中的女人,自古以来就知道怎么一直美到头发丝。

民国时期的上海女人是最经典的上海女人形象,她们身穿精致的旗袍,脸颊上一抹夕阳般的胭脂色,嫣然一笑,满是风情……

当时,《良友》电影杂志曾刊登阮玲玉、胡蝶、徐来、陈燕燕、王人美、袁美云、黎明晖、叶秋心八位明星的合影照片发行全国,一张张如花的笑靥,让上海女人的优雅绽放全国。

美女云集,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显得分外的香艳。风情万种的上海女人成了一道道风景,她们是老上海画报里的摩登性感,是十里洋场里的婉转百态,是《花样年华》里的内敛婀娜,是活色生香中的娇嗲嗔痴……

上海女人也是“精致”的代名词,不止是外在妆容的精致,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坚韧。精致不为别的,只为把生活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平淡中保持优雅,在朴素中追求精致,这是深入上海女人骨子里的美。人生可以如蚁,而美可以如神。

能作会嗲

“嗲”和“作”是上海女人的两大特色,是上海女人独特的情态和风韵。

“嗲”为何物?有人说是“故作忸怩之态,娇滴滴”,也有人说是“形容撒娇时的声音或姿态”。正如张爱玲所形容那样,上海女人像“粉蒸肉”,白、糯、软、甜,一步三摇,颤颤抖抖,晶光透亮。

上海女人的“嗲”意蕴气质,它是神态举止、生活细节、行为方式、谈吐素养等各方面的综合。“嗲女人”温柔娇媚,韵味无穷,令男人心疼怜爱。

举个很经典的小例子:

某日,一个上海女孩子开车,不慎把前面小车的尾灯撞坏了。女孩子即下车,前面小车的男人也冲过来了,脸色很难看。

女孩子先开口:“不好意思,我哪能会撞着侬格啦?”

男人心里就想:废话,侬撞我,还要问哪能会撞着我?

但见她倒是一点不抵赖,不狡辩,承认是撞了他,男人的火就发不出来了:哪能会撞要问侬格呀。”

女孩子又问:“格么,格么……撞坏忒伐啦?”

男人笑出来了:“尾灯也被侬撞下来了,还问撞坏忒伐。”

女孩子又说:“格么,要紧伐啦?”

男人有点哭笑不得:“侬讲要紧伐?”

“奈哪能办呢?要赔侬伐啦?”

“啊哟,算了算了,算我倒霉。下趟开车子当心点!”

女孩子最后一句话恰恰是第一句话:“格么,不好意思噢。”

女孩子不搔首弄姿,而是一副认错、幼稚、柔弱、娇媚的样子,含羞带娇,楚楚动人,“嗲”得男人发不出火,大多数男人都吃这种“嗲”。

“嗲”原本的意思是中性偏褒义,可能受一些文艺作品形象及极端个例的影响,扩散过程中被加入了一些贬义,比如矫情、柔弱、做作。

至于“作”,比“嗲”更不招人待见,其实这是对上海女人的误读。

上海女人的“作”看似是胡闹和纠缠,其实是一种含蓄的委婉的表达方式,有点欲擒故纵的巧妙,是一种生活的情趣!

“作”往往是提醒男人的关注,引起男人重视的一种方式。

上海女人会“作”,但她们不乱“作”。她们深谙小“作”怡情,大“作”伤人的道理。

独立务实

自19世纪中期开口通商以来,随着外贸发展,上海华洋混居、商贾云集、人口流动频繁,与之而来的是西方的“女士优先”、“人生而平等”、“自由独立”等观念。所以,上海女人骨子里满满的独立精神。

在所有省份中,上海地区女性对家庭收入贡献率最高,为52.4%。这也是上海女人普遍家庭地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己有能力又有经济基础,地位自然也就有了。《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上海地区80.4%的女性自认为能力不比男人差,且高层职场女性大多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行政级别。

对于女人而言,真正的安全感就是源自独立,这个“独立”既是经济独立,也是思想独立。上海独立自主的女人比比皆是,但董竹君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一个世纪的传奇。

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13岁,被卖身青楼。15岁,嫁给革命党人,成了都督夫人。30岁,她带着4个女儿与丈夫离婚。35岁,她创立了锦江川菜馆,也就是后来的锦江饭店。

▲ 1935年创办上海锦江川菜馆

上海女注重经济独立却不拜金,她们对生活品质要求高并不代表她们物质,应该叫务实。上海女人一方面追求奢侈,一方面又很懂得拮据,她们总能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亦舒笔下的喜宝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样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独立自主、务实却不物质,这才是女人该有的模样,理性中透着美好。

其实,说到上海女人,有一个人肯定懂得很多。他就是《上海女人》的作者——马尚龙,马老师或许是最懂上海女人的男人。

马尚龙对上海女人有过一番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没有一个地方的女人,会像上海女人一样具有长久的可谈性、可读性。他没有用“嗲”和“作”形容上海女人,而是用了一个特别恰如其分的词——“适宜”。

壹字读书会

“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明办、学习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融书房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传统文化、交流读书心得,“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活动得到新静安集团崇明海上壹街区、澎湃新闻和沪江网CCtalk的大力支持。

“谦 —— 受益惟谦,有容乃大”

壹字读书会 第六期

马尚龙

沪上知名作家

马尚龙,自1983年起在上海作协资料室任馆员,1988年任《文学角》杂志编辑,1991年任《海上文坛》杂志编辑,1998年起任副主编,2003年起任《现代家庭》杂志副主编、总编助理、主编,副编审。2007年起任上海作协理事、散文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成立“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任总监,2017年任明复图书馆首届理事会理事长。

1月28日下午两点

静安区文化馆

(乌鲁木齐北路459号)6楼多功能厅

相约马尚龙老师,一起来聊聊上海女人、上海生活及海派文化那些事儿。幸运观众有马尚龙老师的签名书免费赠送哦!

来源:http://wemedia.ifeng.com/

Readers' contributions

约嗲社区丨今天我们来说点羞羞的事! 女人污点更可爱,型男骚点更撩人! 关注yuedia.com,拒绝调戏,欢迎来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