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皇太子避难逃后唐
天显三年(928年)十二月。
辽太祖死后,述律后当权,独掌契丹军国大事。经过了一番血雨腥风后,把他的次子耶律德光扶上了帝位。述律后才退居寿宁宫,不再临朝。
却说这皇太子,汉名耶律倍,小字图欲。他是太祖的长子,是德光的兄长。此人文武全才,自幼学习骑射,受父的影响崇尚中原文化。
在医巫闾山学习时,曾和和太傅同去幽州,购得图书万卷,藏于望海堂。在太傅的辅导下,他精于汉文,通晓阴阳、音律、医理,尤希绘画,博学多才。
弱冠后,曾随父征乌古、讨党项、伐渤海,屡建功勋。伐吐浑时他在家监国,太祖生前曾立为太子,后又封为东丹王。太祖死后,他扶灵柩回皇都。守灵百天后,回了东丹国。太祖会葬,应太后之诏,来到了皇都。
太后当政偏心,不喜欢他,立其弟为新皇。大开杀戮,使拥戴他的老臣,前后被杀的有一百多人。他虽深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见父亲下葬,新皇登基,大事已去。不再滞留皇都,收拾行囊,准备回东丹国。
次日天晓,接到述律后的诏谕。去了寿宁宫,见过母亲。述律后说:“你在京都滞留有二月有余,该回东丹国了!”耶律倍说:“儿臣正来辞行。不知母后召儿臣何事?”述律后见耶律倍神色沮丧,不觉有些怜悯。便安慰他说:“东丹国复员广大,南至罗泥河,北延纳水。人烟阜盛,物产丰富。你去辖制,可做享其成。”耶律倍看着母亲,有泪欲止说:“儿臣记下了!”
述律后说:“幸弘福寺已落成,寺中缺观音画像。今天召你,想让你为幸弘福寺画一张观音像。”耶律倍说:“我这就去画!”说完退出了后宫,回到了临潢驿。一日画成,呈给了述律后。述律后一看,这观音画像画的是栩栩如生。
翌日,述律后召耶律倍和新皇德光同去谒见幸弘福寺。一行人乘高车出皇都,一日便来到。
次日,谒幸弘福寺。见幸弘福寺已落成,僧侣众多。述律后信佛,率二子在观音像前,焚香跪拜。
耶律倍见弟弟贵为天子,护卫森严,威风八面,心中徒然生恨。德光见了哥哥已无了往日的欢快,脸色倦然,目光滞疑。心下深知自己的皇位是皇兄的,只因母亲疼爱,才把自己扶上龙位的。自己虽已登基,但朝中还有许多大臣扶持皇兄。他深恐皇位被皇兄夺去,想在皇兄的侍从中安插线人,监视皇兄的举动。
今见哥哥自父亲下葬后,在京都滞留有二月有余,不肯还国,不免有些疑虑。想到此,便对皇兄说:“我们小的时候曾随母亲在天雄寺,也谒见过佛祖。今天又拜菩萨,母亲做佛事,即可常来二寺了。”耶律倍说:“我也留恋童年,那都是往事了。”又说:“明日我就要回东丹国了,陛下如无事,我就此辞行了。”德光说:“皇兄要归国,小弟今晚就为皇兄饯行。遂命侍官在安德殿准备筵席,侍官领命而去。
却说述律后拜完佛后,起驾回宫。耶律倍也回到了临潢驿。晚上接到侍官来报,请东丹王赴宴。
东丹王带上了臣属去了安德殿,一看朝中老臣都在。在宴会上德光帝谈笑风生,殷勤为东丹王皇兄敬酒,尽显兄弟之情。同时也有意抚慰东丹国臣属,多次赐酒,以示皇恩浩荡。
实德光另有心机,有意拉拢耶律倍属下。送行宴会结束后,德光把他在府中的养女笃姑赐给了皇兄为妾。这笃姑美貌,也识汉文。又赐了两名心腹家将,做皇兄的贴身侍卫。对东丹国的属臣,也分别进行了赏赐。
述律后闻之甚喜说:“新皇大度,果有父风。”实德光对皇兄始终不放心。赐小妾和卫士都是他放的线人和耳目,用以监视皇兄的。
安德殿饯行后,东丹王率臣属回到了东丹国都天福城。将小妾笃姑置于了府邸西楼。这西楼是他常居的地方,他喜爱中原文化,在西楼有藏书。闲暇之际常在西楼,夜晚有时秉烛看书阅卷至通宵,常不回大妃萧氏处。
这笃姑是汉人,原姓高。是德光任大元帅时,兵掠蓟州将她带回。见她聪慧,收养在府里。笃姑不但美貌,而且粗晓汉文,有时东丹王亲自起草一些谕令,她为东丹王研墨、抄卷。东丹王做画,她跟着学。甚合东丹王心意,日久见情。东丹王也喜欢上了她,并深爱之。在诸妃中独宠笃姑,赏赐最多。但见这笃姑:
亭亭玉立似兰花,楚楚动人帔素纱。
娇姿多娜轻盈步,杨柳细腰佩玉瑕。
粉面花容朱唇口,墨黛云鬓放光华。
嫣然含情回眸笑,燕语莺言唱皇家。
后德光密遣人来问她:“东丹王是否有异志?”她说:“东丹王很遵君臣之道,一心在治理东丹国。”又问:“闲暇做什么?”笃姑答:“狩猎、做画。”德光帝闻报,才始放宽心。
且说这东丹王虽失去了帝位,自回东丹国后,精图励志,一心扑在治理国家上。利用从中原汉家学来的治国方法,仁义治国。起草了治国诏书和法令,废除了契丹头下奴隶制。减少了税役,允许和中原通商。经济得以恢复,贫民得以安生。
东丹王崇拜中原文化,闲暇之余常带妻妾猎于徒水,尤喜医巫闾山的山水之秀。这闾山之巅有望海堂,是他幼时读书之所,内有藏书万卷。也常在此译书,作画。
东丹国原本富庶,物产丰富,加之国家安定,无有天灾,国力逐渐恢复。
为了笼络渤海贵族,他又纳了大素贤之妹为妾。这引起了德光帝的注意。他在寝宫急召韩知古来见,韩知古到。见过礼后,德光帝说:“藩王坐大,如有异志,如何处置?”韩知古说:“一是削弱兵权,二是分散缩小所控疆域,三是常更换镇守大吏,四是宣慰,使其同心。”德光帝纳其言,遂诏令舍利普宁为宣慰使,去东丹抚慰东丹王。
普宁乘氈车率随从赶往东丹,到了天福城,见到了东丹王。见过礼后说:“奉嗣圣皇帝之命,前来抚慰。”并将礼单呈上。
东丹王一看,礼物优厚。有中原进的丝锦、名茶;有吐浑进的美酒花莲露;有乌古进的貂裘;还有西鄙进的猎犬和白鹿;还有衮冠和国王仪杖及祭祀用品。看完,命侍从收下。
便对普宁说:“陛下安好!”普宁说:“陛下安好,时刻惦挂东丹王。”东丹王说:“陛下赏我优厚,只衮冠和国王仪杖是无用之物。我已效西岐吴太伯让国,现一心为陛下治理好东丹,别无他求。”说完,设宴款待普宁。
翌日,普宁出得馆驿。见这东丹国,已非从前。市井繁华,人烟阜盛,车马冠盖,络绎道旁。王府甲兵整肃。
几日后,普宁回祖州复命。德光帝问普宁:“东丹国有何见闻?”普宁便去见东丹王的过程述说了一遍。当德光帝听到东丹王府甲兵整肃一语时,神色肃然。心下想:“果不出我所料,这东丹国幅员广大,人口鼎盛。原渤海国只所以立国二百余年,是兵源广大,物产丰富以资其国。如东丹王独承其国,我出倾国之兵也难征剿。”想到此,便对普宁说:“你下去吧!”普宁退走。这正是:
日月转轮朝暮悬,蛟潜海底难见天。
东丹府内兄遗恨,安德殿前弟弄权。
图欲失宠丢帝位,德光得志升龙殿。
弟嫉兄连施诡计,兄妒弟心中含怨。
却说时逢述律太后生日要到,德光帝诏令修葺皇都,重建太后的寝宫,并在仪坤州建应天皇太后的诞圣碑。半年各项工程建完,奏报德光帝。
德光帝遂升太祖、太后住过的寿宁寝宫为日月宫,新建宫为延和宫。定太后生日为永宁节。
冬十月甲子,太后生日。东丹王耶律倍也率属臣给母亲来上寿。寿席散后,述律后兴余,在延和宫召见东丹王和德光二人。二人到后,见过母亲。述律后说:“延和宫已落成,白璧无瑕,你二人都习书法。何不书几幅字画悬于宫中,供我闲暇之时欣赏。”
二人领命,取来文房四宝,铺开宣纸,每人工书了几幅,述律后在欣赏。这时德光灵机一动,心忖皇兄会画画,我何不让他给母亲画一像,在此绊住他。我去赐宴他的属下,看东丹国有何异动。想到此,便对太后说:“皇兄的绘画技艺在我契丹国是一绝,何不让皇兄画几幅母亲的像悬在宫中,其不比字画更美。”太后听后高兴地说:“我怎么没想到呢?看来还是你了解哥哥!那就让你哥哥在我这多呆时日,为我画几幅像在回国吧!”东丹王那敢违拗,只好留在宫中。
且说德光知皇兄留在宫中,一时难以画完。便命在五鸾殿,赐宴东丹国属臣。名为赐宴,实为拉拢。参加赐宴的有东丹老相、大素贤、耶律羽之及各府节度。各位到齐后,参拜完。
德光帝就座,开言道:各位治理东丹辛劳,借今天为太后上寿之机,朕赐宴以示慰劳。”在筵席上,德光帝屡屡赐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德光帝说:“近闻皇兄治理东丹国井井有条,我想兵伐中原,不知东丹武备准备如何?”耶律羽之说:“今东丹国势已渐强大,军备整肃,随时可战!”德光一听,心中一惊。忙掩饰心中之慌,说:“那就好!待朕来日去检阅。”又问了一些民情,各位诸一对答。
散席之即,德光帝问耶律羽之:“何时归国?”耶律羽之说:“东丹王已安排归国,我们就准备明天启程,臣就此辞行!”德光帝说:“东丹王正在给太后画像,一时不能归国。明天朕就去东丹国视察,你们可随朕同行。”散席后,东丹属臣回去准备不提。
次日天晓。德光帝摆驾东丹国,几日到了天福城。一看这天福城经皇兄的重修葺,其城郭气度非凡,建筑巍峨辉煌,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东丹王府就在天福城中,门前侍卫铠明甲亮,刀枪景然。他率随从入城,进入了王宫。
这王宫乃仿唐建筑,前后有永兴、二仪、武安、勤政、太元五大殿。左右有陪殿,两侧有回廊,中是穿堂。侍官导引,在太元陪殿下榻。
次日,德光帝在武安殿,召见各府都统和节度使。亲自查验兵册,见在籍兵数已超六万,宿卫营三千,不觉心惊。
克日,又命耶律羽之引领视察了宿卫营,见府兵训练有素,军威肃然。心中一震,便有了主意。他视察完回行宫后,召耶律羽之问道:“东丹地域广袤,人口阜盛,兵源较多,不易训化。昔日我随太祖征渤海时,其诸州平而复叛。如国有外事,我一但出兵,再有复叛,如何制止?”耶律羽之道:“我契丹土地广阔,人烟稀少。可把东丹国土豪、大户迁走,让他们和汉人杂居,分散其力量,加以辖制。”德光帝说:“迁在哪里为好?”
耶律羽之见问便道:“可迁往东平郡和霸州。这梁水之地,过去是渤海人的故乡。那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木铁盐渔之利。他们得以回乡,乃是长久之策。”德光帝纳其言。当即下诏书,诏令耶律羽之为迁移使,负责移民事宜。又诏令东平和霸州刺史扩户,安置移民。诏令完毕,起驾回朝。
耶律羽之得到诏令后,贴出告示。在东丹国往东平、霸州移民土豪和富户一万。东丹国富民见之,都不愿远离故土。耶律羽之无奈,只好遣府兵,强行令迁。有大氏等贵族纷纷逃亡国外,国内一片乱象。
时有东丹礼部卿大和均、均老、同政司大元均、工部卿大福菩、左卫将军大审理等百余户投奔了高丽。后又有将军申德率五百人投高丽。检校朴渔率一千户逃往高丽。也有汉人逃往后唐。还有的逃往了兀惹、铁骊、靺鞨五部国。
德光帝回朝后,遂命把东丹国府也迁至东平。改东平郡为南京,其城为天福城。在天福城设中台省,命觌烈为南京留守。
且说东丹王对此事全不知晓。他在皇都呆了一月有余,不但给太后画了像,而且还画了太祖像和许多太祖开国图、涉猎图,捺钵图等。等他再归东丹后,见街市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人心惶惶。他有苦难言,皇命难违,他只草草带上眷属去了东平。到了东平后,闻他的手下重臣,多有逃往国外。
刚到不几日,朝中舍利普宁又来抚慰,东丹王以玉笛回赠。这玉笛乃太祖会盟中原李克用时,李克用所赠。后太祖回朝赠与德光,东丹王让国时,德光把他赠给了东丹王。东丹王回赠玉笛,是想勾起兄弟之情。德光见之,深知其意。但他还是对皇兄有戒备之心。
东丹王自迁东平以后,见大势已去。他不再向从前一样勤政了,中台省有事全推给了耶律羽之执掌。他躲在书房里,只和小妾笃姑相濡,二人有时通宵达旦,弹唱东丹王谱的新曲。
此时,东丹王便有了离国出走之意。东丹王的一切举动,都由德光安插在东丹王府的线人,密报给了德光帝。德光帝恐他破釜沉舟,借太后有小恙之机,让太后出面召他回朝。
他回朝后,又借以云中反叛为名,封皇弟李胡为寿昌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持德光帝的金鱼兵符,调走了东丹国的渤海军。李胡率兵到了云中,只是山贼作乱,克日平复。回朝后,乌古又反叛。德光帝又命渤海军随突吕不将军出征。
且说东丹王谒完太祖庙,归南京。见东丹国已名存实亡,心中无限凄凉。他知道了他的一切行动都在德光的掌控之中,深感恐惧。正在恐慌之中,后唐安插在东丹的细作,把东丹国王诸事密报给了明宗李嗣源。
李嗣源闻之大喜,遂遣心腹去契丹的南京,与东丹王密密接触,劝东丹王投唐。东丹王愿归唐,李嗣源密遣小舟至东海渝口。东丹王为避开监视,仅带了笃姑,二人趁月色,从小篱门出城。出城后,李嗣源派来接他的人早已等候多时了。给他二人换了衣服,扮成渔翁,来到了渝口。
东丹王见渝口有一小舟在那等候,又瞭望了一眼故国,颇有踌躇。于是抽出随身携带的腰刀,在一棵白杨的树皮上刻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刻罢遂上船,投了后唐。改名为东丹幕华,小妾改名高月英,人称高美人。这正是:
西风吹萧瑟,大海涛声悲。
小舟摇橹楫,水花溅纷飞。
回头望东都,满襟遗恨泪。
荣华烟云过,诸事淡如水。
浮海投唐去,何时故乡回?
东丹王投唐并留下了刻字,耶律羽之得知报与了德光帝。
德光帝得知皇兄浮海投唐,便对群臣说:“昔太祖征中原时,二伯父剌葛带其子赛保里也投了唐。今皇兄投唐,就随他去吧!”
转载请注明: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悬疑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xu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