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我们一起|这故事,你愿不愿意再来一遍

那个城市的初雪已经落了,这个城市还在太阳的怀抱,雪水会流过这个城市然后去往那个一望无际的地方。这一路风霜雨雪,泥泞荆棘,你,愿不愿意再走一遍,无论这一切多么的困难,你也会风雨兼程。

2012年的6月,炎热的天气,焦躁的人心,繁乱的事情,大概在初三一整年我都没有用心的去准备着中考这件事,因为家里的事情,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可能是个问题少年,我并不是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我的孤独感和自卑都是来源于父亲的赐予,从小我就不希望和他待在一起,我自认为我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失败的作品,现在他离开了,我曾经最希望的事情发生了,但是我却并不开心,他并非离开人世,而仅仅是离开了这个家庭,带着借款和一个狐媚的女人,带着来自周围亲人的责备,畏首畏尾的跑了,为此一向在他面前怯懦的我第一次面对他咆哮,像一只疯了的狗,恨不得撕下来他身上的一块肉,我要让他知道这个一直以来让他感觉失望的人,在此时对他都多么的失望,是的,我要让他也体会这种感觉。伴着这样的烦心事和青春期的懵懂,大脑时刻都没有要平静去面对未来的念头,同学眼中的我温柔和蔼,老师眼中的我滑头不好学,家人眼中的我贪玩不踏实。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变得这样人格分裂,既顾及别人又不愿意相信别人,孤独感大肆侵占我的内心,每到深夜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自己和自己对话,完完全全的人格分裂。

一个人的时候,身旁尽是阴郁,当我要去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会带上一个面具,变成一个外人喜欢的样子,因为我害怕别人对我失望,这种来自父亲从小到大的轻蔑的失望让我感到心痛,我不想让别人也感受到我的情绪,于是我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用我那无处安放的情感去感动周围的人,我去爱别人,感动别人,脑子里每天尽是填满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最后,不出意外的,中考失利了,没有考上那个我目标指定的高中。然而,感到安慰的是,母亲还有周围的亲人都是安慰,后来知道父亲知道我的失利后给出的几个字的评价“我猜都猜到了”,我意识到可能从小到大也就只有在父亲眼中我才是个失败的人。

我在一个很普通的高中平淡的读过了三年,自从我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后,我就最怕填家庭信息的表格,但是不巧的是,每年学校都会要求填,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不想让周围的人感觉我有什么不一样,所以都每次都会填上一个虚假的信息,让那张表格显得非常充实非常美好。

在两年前我选择离开那个故事太多的地方,走远一点,然后到了我现在的地方,一个人生活着的城市,空荡荡的,我给它定义为自由,因为那样不会显得很孤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不会碰到熟人,没有熟悉的地方,说实话我是畏惧孤独的,但是面对过往,我宁愿选择孤独。孤独,是因为自卑,是因为不相信,不相信别人,不相信爱,但正是因为不相信,才会更加珍视,所以我对我爱的人热烈,因为我相信我的爱,我惧怕爱我的人,因为我怕我不爱会伤害他们。所以,常常不是孤独选择我们,而是我们选择孤独,见过伤痛的人知道,孤独比伤痛好受,见过伤害别人情感的人,怕自己也变成那样,于是畏首畏尾,于是人畜无害,于是深陷孤独。总有人说“人会成长,人会改变”,当我被一个应该爱我的人抛弃时,我改变了;当我第一次爱一个人时,我成长了。但我还是孤独,还是自卑,还是会怕爱,还是会痛,于是我畏畏缩缩的尝试去爱别人,受伤了,退一步,再受伤了,再退一步,等到无路可退之时,我可能就会放弃了,放弃爱。

这个城市的夜,更黑,陌生的黑,偶尔会陪同几个友人准备一醉方休,让酒精告诉大脑“一切都会过去,一些都会更好”,时常他们醉在了酒里,而我则一人醉在了回忆里。那一页页的过往像连环画一般在我脑中翻过,那个城市的雪水终究要流过这个城市,这段故事,让我孤独、让我自卑、让我痛,但是他同样让我坚毅来到了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我要去恨一些人吗?或许并不,我相信我要去的地方一定有我必须要见得人,有些故事必须发生,有些路必须走,有些痛必须受。如果你问我这是不是成长,我会说不是,那这是什么?这应该就是坦然。我相信你会问我,这段故事愿不愿意再来一遍?我会说愿意,风雨兼程?是的,风雨兼程。

十一月的上海,寒流袭来,却没有雪的踪迹,有人说上海不会下雪的,然而几个月前的兰州已大雪纷飞,我在这里都闻得到。

//www.jianshu.com/p/85cbd1249795

//www.jianshu.com/c/1efe0f9cb3b0

文|码字工匠

01

我住的地方,往左走100米有所小学,往右走150米左右有所中学,中学旁边挨着一所幼儿园。

我习惯早起,也就有了慢慢享用早餐的时间,不必拎着包子油条豆浆,去赶公交赶地铁。我可以每天早上在楼下的早茶店吃一笼虾饺,喝碗南瓜粥,或是小米粥。

每天早上,早茶店的人很多,这些人当中多数都是学生。年纪小点的,由父母或是爷爷奶奶陪着吃早餐,年纪大点的,自己单独来吃。每天被一群学生围着吃早茶,听他们叽叽喳喳讲话,最有趣的,还是看那些由长辈陪着吃饭的孩子们。有的自己扒拉着筷子吃,有的由长辈喂,喂一口吃一口,吃好了长辈给擦嘴。

今天早上我对面坐的是姐弟俩,由妈妈带着来吃早餐,姐姐看起来8岁左右,弟弟5岁左右。妈妈给姐弟俩叫了一模一样的早餐,服务员端上桌后,姐弟俩开吃了。妈妈没给自己叫早餐,但她也掰开了一双筷子,她开始把姐姐碗里的瘦肉和虾仁夹给弟弟,弟弟嘟哝着说不要,妈妈好像没听见似的,直到把姐姐碗里的肉挑的就剩那么两条,才放下筷子。

整个过程中,姐姐没哭没闹,拿着筷子等妈妈挑好了,才开始吃。吃的时候,妈妈坐在中间一直催姐姐快吃,口中不停地说着“你是一个要上学的人,吃饭还那么慢,快点吃!”后来弟弟说不吃了,吃饱了,起身想离开座位。妈妈抱住弟弟,把弟弟碗里剩下的肉喂给他,接着把弟弟碗里剩下的早餐直接倒进了姐姐碗里,并让姐姐全部吃完,不要浪费。

我吃好早餐离开时,这一家人还在,姐姐还在吃碗里的早餐。从早茶店去地铁站的路上,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一直以为重男轻女这种观念,只在我父母那个年代存在,没想到在我都快成为中年人时,还能亲眼目睹这种事情。

平时早上在地铁上的时间,我都用来审稿,时间刚刚好。今天因为这件事,让我有点缓不过来,上地铁后还在想这件事,小女孩之所以不哭不闹,是因为她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身边的人给她灌输的思想就是,你得让着你弟弟,甚至是哥哥,因为你是个女孩,好吃的你得让他们先吃,读书的机会也得先让着他们,他们犯错是理所当然,你不应该做错任何事。

我能想明白这些事,但仍然心里难受。如果是跟我同龄或者比我稍微小一点的人,他们遭遇这种事情,我还能理解。但几岁的小孩,在这个年代,还被这种思想圈着,真的很心痛,这种教育方式,灌输给她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她一辈子。

02

朋友小伊是个韩语老师,在一所高中任职,学校里计划去韩国留学的学生,从高一开始由她教韩语。之前我们喝咖啡时,聊到了学校和学生,在她们学校,她发现了一个现象,留学生当中,不管是去哪个国家的,总是男生特别多,女生很少。她后来跟同事闲聊时问到了这个问题,同事说有一部分原因还是重男轻女,重男轻女跟家庭条件的好坏并没有多大关系,很多父母都是优先送儿子出国留学,让他有更好的机会,女儿次之。

我当时听小伊讲这些的时候,没怎么触动到我,也就没多想。今天早上看到这件事后,我才明白重男轻女这种思想是抹不掉的,平时我们没感受到是因为自己没经历,没亲眼目睹。

03

我念小学时,谁的作文写的好,老师会站在讲台上读给全班同学听,或者让这位同学自己上去读给大家听。当时班上有个很内向的女孩子,话不多,有一次老师选中了她的作文,让她上去读给大家听。她读完那篇作文后,班上很多同学都哭了,题目我记不清了,但内容我还记得。

她现在的父母是她的养父母,亲生父母就在隔壁村住,她刚出生就被父母送给别人了,因为在她前面已经有两个姐姐了,父母想再生个儿子,家里穷养不了这么多孩子,所以在她出生后就把她送人了。

听老人说,一般把小孩送给别人都是趁小孩还很小,不懂事也不记事,最好就是刚出生就送走,这样小孩长大后,只要没人说,他就永远不知道这些事。

我同学五岁之前都不知道这件事,上学前班后,有一次在放学路上,有一个嘴欠的同学家长,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同学。我同学自此性格大变,她觉得好像身边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都会嘲笑她,更让她伤心的是为什么父母不要她,把她送给别人。养父母对她很好,她也不敢问,只能自己偷偷难过。

她当时写那篇作文,可能只是想把自己的心事写给老师看,希望老师能给她一些建议吧。后来老师让她念给我们听,我记得她当时是涨红了脸读的,但班上并没有同学去嘲笑她。老师也不是存心让她出丑,而是鼓励她,让她走出这件事带给她的阴影。因为这并不是她的错,大家没有理由去嘲笑她,看低她。

很多年没见过这位同学了,我想她现在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希望她幸福。

END

我是码字工匠,用有趣的文字分享有趣的生活。

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什么样的妈妈,儿子未来就会找什么样的妻子;有什么样的爸爸,女儿未来很可能就找什么样的丈夫。所以,希望有什么样的儿媳,妈妈应做个榜样;希望有什么样的女婿,爸爸也应该先做个榜样。

1

凌晨两点,被昔日同事玲子的电话吵醒。电话那头玲子抽泣着,说老公太过份了,竟然动手打她,还当着女儿的面。

脑子闪过“家暴”一个词,我觉得这个家基本完了。一个男人竟然可以不顾孩子的情面(尤其是女儿)打老婆,足以说明其心狠程度。他的行为也必将在女儿心里留下阴影。

玲子说,结婚几年来,她和老公就一直有摩擦,吵架是家常便饭,她也想过离婚。但一想到自己工资不高,女儿要人带要上学要吃穿,花费一样也少不了,她一个人养女儿会比较吃力,女儿的生活质量也会降低。最重要的是,一旦离婚了,就不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说到这里,玲子说,她才发现,自从有了女儿,她满脑子都是孩子。而老公,仿佛自己还是那个无牵无挂的单身汉,经常半夜才回家,说话带脏字也非常自然,从没想过女儿听到爸爸说脏话是一种什么感受。

所以,对女儿来说,这个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回不回家她都不关心。

一想起女儿,玲子就满心焦虑,她担心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真的应了网上那句话:女儿是我终生的软肋,我是女儿永远的盔甲。

有了孩子,开始约束并非常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过马路不闯红灯,排队不插队,公众场合不喧哗,这是我在生孩子以前就告诉自己的。

孩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会学习什么,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有熊家长。要想孩子懂礼貌,有素养,家长首先应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2

我有一位长辈,也是老乡,用家乡人的话说,那是混得相当好的。当年他在一家省级电视台任台长,年仅36岁,要命的是,颜值还很高,不仅又帅又多金,他还是一个对老婆好出了名的好老公。

原本,他也是一个大条的老公、爸爸,因为工作太忙而早出晚归,周一到周五女儿很难见他一面。有一次女儿就吐槽了:“爸爸,你总是把我们家当旅馆,每天到要睡觉的时候才回来,一起床又走了……”

女儿一句话彻底点醒了他。从此以后,每天中午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老婆和女儿吃饭。周末则会推掉一切给老婆放个假,在家里做大扫除。这下,连女儿都会说:爸爸,你对妈妈太好啦!

这位长辈说,其实结婚久了,感情再好的夫妻也没有多少激情了。都要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之所以对老婆好,是因为女儿,我希望她看到一个好爸爸、好丈夫是什么样子。这样她以后才更有可能找到一位对她好的丈夫。

越是那些优秀的男人,越是懂得富养女儿。到底什么是富养?一般人会认为给孩子买漂亮衣服,给她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富养”。其实更高级的“富养”是用爱来丰富孩子的内心,只有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孩子,才不会在顺境中迷失,在逆境中消沉。

3

演员张嘉译因饰演热播剧《蜗居》里的宋思明而走红,而宋思明这个角色也一度被称为“少女杀手”。被女性观众评价“太男人了”“有情有义”,甚至是“当小三也值了”,张嘉译也因此被贴上了宋思明的标签。

但生活中的张嘉译却和“宋思明”完全相反,是典型的顾家好男人。并且在娱乐圈里,是宠女儿出了名的好爸爸。他与老婆王海燕的女儿叫张译心,用张嘉译自己的话说,别人一看名字就知道这孩子是张嘉译的心肝宝贝,并说过“下半辈子为了女儿而活”的话。

或许在别人眼里,同为演员,王海燕无论名气还是颜值都不如丈夫张嘉译。可是,在大染缸一样的娱乐圈,他却处事低调为人淡定。当今的娱乐圈没有绯闻的明星是少之又少,或多或少会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吸引粉丝的眼球,增加自己的人气。张嘉译却像是一个“古墓派”,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任何绯闻。

他在一个娱乐节目上说,很多年没有慌神的感觉,但自从有了女儿,她的头疼脑热都会让自己慌神。老婆王海燕也透露张嘉译特别宠爱孩子,“宠得不成样子。我们家都是我负责定规矩,他负责坏规矩!”听到老婆揭自己的短,张嘉译一脸乐呵:“女儿那么小,当爹的哪有不宠的。”

不敢说张嘉译在娱乐圈时的洁身自好是为了女儿,但他有了女儿以后一定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

每个父亲在孩子心里都是一棵树,好的父亲是一棵枝叶茂盛、生命力强大的树,高大伟岸,能为家人遮风挡雨。而把对家庭的责任抛之脑后,把家务、育儿统统交给老婆,还不忘指责甚至家暴的男人,就像一株被害虫吃空了树干的朽木,不仅没有任何担当,在暴风雨来临时,还会给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即便已经和老婆已然是左手牵右手,没了激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父亲都应该是爱女儿的,如果你不希望女儿长大以后嫁一个渣男,就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好男人就是爸爸这样的!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