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遁藏的人品

由于某些机缘,我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奇人高手。这不,前几天非常巧合在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了附近一位有祖传手艺的整脊高手。一个同行朋友在他那里治疗,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这位朋友因小儿麻痹导致双腿瘫痪,已经坐了几十年的轮椅。偶然听闻有这么个人,不远千里地定期过来求医,经过两个疗程,原本瘫在轮椅上的她,现在已经能直起身体来,并且常年冰冷的双腿,居然开始有了温度。

出于好奇,我也跟随朋友去见了这位高手,并且让他触诊了一下。他很快指出了我有几处问题,不严重,但会带来某些症状。的确,这些症状是平日在生活里甚为困扰我的,但从未想过会跟脊椎的问题有关。比如,膝盖冷痛、胃胀气、消化功能弱,等等。

本来,我已经相信他了。但经过一夜的冷静,我感到万事还是小心为上。毕竟脊椎是命脉,庸医误人,我可不能稀里糊涂掉坑里。

于是,到了预约时间,走进治疗室,我并没有急于趴下,而是表示想跟他先沟通沟通。他愣了一下,也爽快地同意了。于是,我委婉地表达了我对于医疗风险的担心,并向他索取资质和凭证,以证明他是合格的医师;并且想跟他签署一份协议,内中注明医疗风险的责任,等等。

他听了,笑了笑,低头从手机上找出一张图来,递给我看。我一看,是张扁鹊图,上面写着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我还给他:“啥意思?”

“不信者,不治。”

我一听笑了:这简直跟我有时跟某些疑虑重重的来访者说的话一模一样嘛!

大约是看到我笑了,他也笑了,然后开始跟我聊起这个话题。说着说着,他举了一个患者的例子,刚好这个患者W是我也很熟悉的人,心想这么巧,他也在这里整脊啊。

他问我是否认识这个人,我点点头,不予置评。因为这个人,我何止是认识,简直是太过熟悉,熟悉到他待人接物的每个反应,我都能预测出来。我跟W曾有几年过从甚密,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吃了不少苦头。在跟他来往的过程中,我总有某些不太对劲的感觉,但又常被他的睿智和机敏压制下去,反过来怀疑是否我自己的问题。不过,关于这一切我没有必要去说——而且我有点好奇,这个人在他的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又为什么在他经手过的几千个病例中,单单挑出他来说事儿?

这位高人虽说是祖传的手艺,但行医却不是主业。主业是个完全不搭边的领域,并且生意做得不小。出于兴趣,他还开了客栈、饭店等,W就是经常光顾他饭店的客人之一。

“他呀,在我的饭店吃了几年的饭,对我都没过一次好脸色。我有时去饭店,会跟他打招呼,他总是这样——“他做了一个斜睨的眼神,”几乎就没正眼看过我。不过他那个人,确实经常黑着个脸,对别人难有好脸色。“

“我饭店有两层楼,你知道的。因为他腿脚不方便,有一次我正好在,看到他来,出于好意,就请他坐一楼。结果他瞪了我一眼,蹬蹬瞪就上去了,好像怕我瞧不起他似的。其实哪有!我只是单纯地想减少他的麻烦,却被这样误解。算了,反正我是生意人,什么样人都见过,我也不会跟他计较。他每次来,我该怎么对他还是怎么对他。”

“后来你那个朋友来了,在我这里整过后,效果很好,你也看到的。恰好她跟W也认识,就把我介绍给W。W这才知道我还有这门手艺。但当时他是不相信的。”

“你知道,有些人内心有很多怀疑,他们有强烈的不自信,生怕别人看不起,总是端着那个架子。反正我也无所谓,不信者不治嘛,我也不缺病人,我甚至也不是靠这手艺吃饭的。”然后他跟我说起他的另外几门生意,大概的情形如何。

“哪知过了几天,他给我发微信,约我时间。来了以后,他也像你一样,问了我一些问题。我也一一回答了他。然后他往这一趴,说‘好吧,那我就当当砧板上的鱼肉,你随便整吧!’他这种态度,我不喜欢,但既然来了,我就把他当我的病人看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完一次,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挺舒服,但也没有别的话。“

“没想到,第二天,第三天,他连续给我发了好多微信!很激动地我报告这几天他身体上的一些微妙的变化。后来又邀请我去他的店里开分享会,分享我的人生。我拒绝了,说不去。后来他也连续来做,然后第二周还是力邀我过去分享。我那天的确也忙,也依然觉得不想去,就又拒绝了。你看——“他又掏出手机,翻了半天找到W给他发的微信,展示给我看。

“为什么不去呢?”我问。

“因为——怎么说呢,我的人生或我的分享,对他们没什么意义吧。”他看了我一眼,笑道,”你看,你们心理咨询师,按小时收费,顶多一小时也就千儿八百吧?两千也就顶天了。而我呢,是XX品牌的中国区总代,一个省要跟我拿代理权,光代理费就得给我一百多万。而谈这一单未必会用到一个小时。我的生意经对你们有什么用呢?就像之前有朋友请我去听马云的演讲,我也说不去。马云是什么级别的人?他早就不需要自己做事了,想搞什么,用钱砸进去就行了,找专业的人帮他做。但我不一样,我的生意还得自己亲自做。马云的经验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听完了除了感叹一声‘他真牛逼’之外,还剩下什么?“

我微笑着听着附和着,若是几年前,我会很认同他这番说法。但现在并非如此。但我不打算跟他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我看到的是他在借此跟我展现他的三观,以及某种男性的骄傲。

“为什么你要专门跟我说这个案例呢?”

“因为我觉得这个人很奇特啊!从好几年的不理不睬到现在这态度的180°转变,呵,我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人呢。当然另一方面我也想跟你说明我的技术。“

听完之后,我有种释然。固然是因为整个对话过程让我体验到这位整脊师的人格和三观,令我打消了先前的疑虑;也因为我知道能得到W追捧的东西是不多的,他的验证也是一道门槛;更因为——我从这么个意外的渠道得知了我完全能够相信我自己——曾经在跟W的来往中,我是那么地怀疑自己的感受,否定自己的直觉,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只为合理化他所展现出来的那么一个权威的形象。当时我年少无知,不能不全盘相信,否则之前建立的关系就要崩塌。而那时的我,是承受不了这种崩塌的。而W,作为一个心理学老手,就是这样施虐于我和他身边的人,当然,也施虐于他自己而不自知。这种盲信盲从,让我走了多少弯路,掉进过多少个坑!

一切都不是偶然。无论怎么装,你也无法保证别人不从别的渠道得知你的真实样貌,哪怕根本就是像这样的一个意外。因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体现在你跟所有人接触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和企图掩藏,就像我上一篇文章里说的,哪怕一丝遮掩,都必让你不得自在。

文/一个人的回忆纪

没有什么是两全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要,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就得有为此承担的勇气。 ——致你我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做选择,是因为做出了选择,意味着必然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必然会有人来承担。可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承担的勇气,所以我们害怕选择。

那一年,我选择了复读,我没有如愿得去到我向往的城市厦门,我的分数只够在本省读一所二本大学。

第一年高考,我考的分数刚过三本分数线几十分,这意味着我可能录不到本科,要继续读下去,只能读个专科。我在家昏睡了几周,不想出门,不想说话,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感觉自己要昏睡至死。

爸妈问我: “你是要继续读下去,还是怎么样了,可不管怎样,你总得选一个学校吧,你得去网上查查吧。”

我随口应付着:“我知道。”其实,我什么也没想好,那时的自己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继续昏睡。

爸妈每天都要去上班,也没有时间来顾及我。他们只是说,你自己决定,他们只能做到尽力支持我。

我始终记得,那天妈妈哭的很伤心。因为我没有去学校拿填志愿的指导手册,也没有去开会,我自己放弃了我自己,我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填志愿的那天,我没有填。

妈妈哭着说:“你好歹也填一个学校呀,这样好歹也有个学上呀,知道你考的不好,妈妈其实比你更伤心,但我更怕你难受,所以这段时间没有多问你一句。”

那天夜里,我一个人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抱住自己,狠狠的大哭了一场。哭自己的懦弱,只知道逃避,任性,却丝毫没想着考砸了之后该怎么做,没去想过父母他们的感受。

翌日,我跟爸妈说:“我要复读,就给我这一次机会,不管结果好坏,我只赌这一年。”

第二次高考,我的分数够上二本,却也只能填省内了,填不了外省,更去不了我原本想去的城市。毫无疑问,这一次的我,在自己的内心里,我又一次失败了。

这一次,我整整一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比第一年更严重。

那天,妈妈实在看不过去,硬把我拉出去,外面的阳光是刺眼的,街上的人群是吵闹的,而我却丝毫感受不到,好似自己在真空中,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结果就是我华丽地晕倒在大街上。那一刻只觉眼前一遍黑,呼吸不上来,浑身使不上劲。

文/一个人的回忆纪

妈妈把我扶到就近的快餐店,点了一杯原味奶茶,一份三鲜素饭套餐。在喝了奶茶后,我渐渐有些恢复过来,那一刻,不知怎么的,眼泪就这样不自觉的流下来。

妈妈心疼的说:“傻孩子,你看看你再怎么伤心难过,不吃饭,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伤害的只有你自己,你看看这周围的人不都还好好吃饭,好好生活着吗?”

我语咽哽塞:“妈,我……” 那时的我把自己伤的太重,竟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妈妈看着我继续说:“过去了都过去了,你也改变不了,你再怎么后悔也不能改变事实,必竟这是你当初做的选择,你应该学会去接受,并承担。 ”

我说:“妈,我知道,可我难受呀……”

妈妈看着我说:“我知道你难受,所以第一年你说复读,我和你爸也同意让你去,为的就是不让你有遗憾。既然当初你选择了复读,你就应该想到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你大了,我和你爸,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事事给你担着了。”

到时间了,妈妈去单位上班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家快餐店,环顾四周,一片热闹景象。

我一个人在那家店,呆坐了一个小时后,终于想通了,虽然身体还是有点虚弱,可心态却在那一刻豁然开朗。

不就是没去到自己想去的城市上大学,又不是永远也去不了。

不就是自己努力了,没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甘心,可人生不经历一些挫折,又怎会丰富呢。

不就是怕别人笑自己复读也只考个二本,可那又怎样,你又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

之后,那天,我去找了暑假工,一开始我一直没找到,一个走了几十条街,依旧是:“对不起,我们不需要。”

可我依旧没有要放弃,最后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份暑假工,是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前台人员。

那年的那两个月的暑假,过得很快,每天的我很忙,可我却觉的自己过的轻松,也开心。

文/绿骏马

7:30起床,刮脸洗头,上午培训发言,很久没有在这么多人前亮相,形象的过得去。

7:45打开冰箱,取出昨晚煮好的鸡蛋、牛奶,烤面包和小碗肉末,进厨房。牛奶剪开一角,倒入锅内,点着燃气。鸡蛋去皮放入盘内,面包切片,一同放入微波炉,后加热小碗肉末。微波炉里传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好在有个塑料盖。牛奶冒泡,调至小火。

8:00 叫醒女儿。

8:15 和女儿吃早餐,收拾碗筷,换上半年没穿的军装,镜前整理着装。老婆从广州打来电话,女儿抢先回话,“妈,我要上学了,早饭吃了一个鸡蛋,一碗牛奶,肉末很香,记得给我带好吃的回来。”

8:30 和女儿一起出门,看着孩子穿过马路,驱车前往培训点。

清晨的乌鲁木齐,早高峰来的特别早,8:45东外环车辆已排起了长队,通行缓慢。

9:20 车行至汇嘉时代广场前,停车,取包,步行至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今天是2017年自主择业干部培训日,预示着我们将正式回归社会,成为退役大军的一员。培训楼前站满了等待入场的战友,没有一个穿军装,我身上的冬常服在熟悉的战友面前显得有些另类。已离开部队,穿军装的日子离每个人仿佛变得那么遥远。

坐在培训大厅,我才发现另外发言的两个人没有按要求着装,也许并没有人在意是否穿军装前来,必定这身军装穿了20多年。

培训在国歌声中开始,一切显的严肃规范。再次向党旗宣誓,这一次,战友们是第一次穿着便装高高举起右手。相信,每个人都会想起部队的日子,这样的场景没人会忘记。

我第一个发言,不想喊口号,相信战友们更不喜欢口号式的发言。我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告诉自己,也告诉这一时刻,永远不要忘本,忘记曾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誓师动员,签订责任书,之后进入培训阶段。整整一天,培训内容丰富实用,主要明确几件事。

第一,知道婆家是谁。自主择业干部的婆家是各省市转业军官管理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干部培训,报到,讲解相关政策,注意事项和长期服务沟通。培训由办公室牵头,负责讲清说明下步自主择业干部体验、报到流程,中间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手续办理重点关注内容,等等。他们很像我们的婆婆,苦口婆心,事无巨细,话说到心坎上,事做到我们前头。几乎所有的疑惑都在培训中得到解答。

第二,知道娘家是谁。自主择业干部回归社会,所有一切都要与地方接轨,与部队脱勾。但每个人都清楚,我们的娘家永远是伟大的党,正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才有了我们光明的未来。我们将陆续发放退役金,社保卡,身份证,落户,彻底告别军人的身份,成为社会最为特别的一个群体。

第三,知道自己是谁。培训期间,听到最多的是自主择业干部的斤斤计较,特别是退役金的发放。当然,这是最关键核心问题,再多关注也无可厚非。但从历年反馈情况看,有人忘记娘家多年的培养,视辛苦的婆婆为狼外婆。出现的个别现象,无法与一名曾经当过兵的军人呼应。每个人听的都很不服气,把我们当什么人了。丑话说在前面的最大好处是,到时候不要真的出丑,要知道有的人出的丑已经够大了。

培训时间虽短,有几点感受。

一是什么时候都别忘了规矩。离开部队,更多要靠自我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容易出现我字当头。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久而久之,容易忘记凡事都有流程,凡事都要讲规矩,任何事都能找到说理的地方。时间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更可能让一个人失去应有的耐心。培训干部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政策问题下发资料上都有,但有些同志从来不看,据说退役后有些人再也不看书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结论从哪里来,但一定不是空穴来风,需要引起警觉。

二是什么时候眼里要有他人。自主择业后,每个人仿佛成了一只孤雁,与在组织里形成强烈反差。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我不找别人的事,谁也别来找我的麻烦。我也有过这种错觉,但看到培训内容,听到每节授课,猛然警醒。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谁都生活中社会这张无形的网里,即使看上去没有麻烦任何人,但仍有无数人在为我们服务。看似在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但这些事的背后有无数人在默默为你付出。

退役金从哪里来?国家财政。退役金如何顺利拿到?经历成百上千道手续,预算,核算,上报、审批,下拨,核对,等等等等,中间环节都要由工作人员一环环相扣,实现无缝衔接。我们拿到的是银子,而他人付出的是劳动。分工协作的社会,我们只是其中一份子,当我们享受着某项服务和待遇的时候,是否该想想有人为此付出时间的代价。一个人再牛,也无法独自在世界上行走,多想想他人的好,多想想自己从何而来。

三是什么时候都别害怕麻烦。自己的事自己操心,听上去是句正确的废话。怕麻烦是我们的天性,谁也不想给自己添麻烦,但往往越怕麻烦越麻烦。有人在外就餐,酒喝的很嗨,酒醒后发现手机不见了,还好,钱包还在。有人出门办事,公文包拉在出租车里,要知道丢失一套移交手续等同要了小命。越是重要的事,反而越不用心,反而出现低级错误。培训中,授课人说到这么一条,当自主择业干部60岁时,可以去申请不再扣除工资中的基本医疗保险。60岁,还有20年,这一条,真的有人能记住吗?很多时候,不学政策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这时我们往往去抱怨某个部门,为什么不简化流程?为什么不提前告知?害得自己经济利益受到极大损失。

诚然,对国家公务人员来讲,他们是专业人员,我们面对不同的部门时,难以做到掌握所有的政策,难免心生怨气。要知道,当一个人面对成千上万个服务对象的时候,工作量的不断叠加,耐心会自然下降。我们在呼吁国家办事机关更加务实敬业高效的时候,也要换位思考,他们解决的永远是更全面复杂的问题,具体到个体和细节,还要靠我们自己,自己的事,还要自己操心。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