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烩14 Ⅰ 爸妈,你们听说过破茧成蝶吗……
文/郑小喵
天很蓝,阳光很刺眼,穿过树梢,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眼。
金黄色的树叶,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里,透着凉凉的微风。
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你走路带风,飘零了几片树叶,我随意伸手过去,一片金黄色的叶子落于掌心。
我看着你匆匆而去的背影,想象出你自习室里卖命学习的样子。
你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极了当初的我,除去容貌,我以为你就是那个曾经只知道好好学习的我。
我出生在农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小的时候,就连解决温饱,都是家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我还记得以前过年的时候,妈妈端上一盘饺子,我跟弟弟坐在圆桌旁边,手里拿着筷子,虎视眈眈的顶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肉饺子,香气迷人,唾沫早已咽了好几大口,始终不敢先动筷子,直到爸妈都坐过来,一句“开吃”,我才跟弟弟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那个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就连花一毛钱买来的一颗糖,我都会跟弟弟分成两块儿,有时候,能尝到点冰糖的碎屑,我都觉得心满意足。
我妈常常跟我姐弟俩说:“你俩一定要好好学习,长点出息才能去过你们未来想过的日子。”
那个时候贪玩,哪知道什么是“学习改变命运”。
直到上了小学,年龄稍微大了点儿,不仅有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爸妈便自然带我们下地劳动改造。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弟弟还没上小学,周末爸妈便骑着自行车,一人载一个把我们带到地里干活。
爸爸递过来一把大锄头,我紧紧的握着,深怕一松手,它就会掉下去砸到我的脚。
但他却给了弟弟一个小锄头,小巧玲珑,其实深得我心,我不喜欢大锄头,因为它太笨拙,可我是老大,也没好意思跟弟弟抢小锄头。
我心里盘算着,如果我拿了小锄头,弟弟是不是坐在旁边看着我?
我还是选择拿大的,起码累的时候可以做做样子,那也有人陪我一起受苦受累啊,我才不要自己一个人劳动,弟弟坐那儿监督。
在平衡了内心之后,我终于扛起了锄头,模仿着大人的样子,用力的提起锄头,然后再用力的一刀砍下去,小草死了,但也只是结束了一半的生命。
我锄不掉根部,因为它太硬,太牢固,一股劲儿死死的抓着地面不撒手,我也只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却为它保留一半的性命。
烈日当空,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爸妈没说休息,弟弟却一个人坐在大树下乘凉,而我百般委屈,凭什么他拿着小锄头还休息的那么理所应当?
我也想休息,可天生就会看别人的脸色,我看着妈妈阴沉沉的表情,好像我稍作休息,都会大发雷霆。
所以继续抬起即将废弃的胳膊,一刀一刀的锄下去,就算很累很累,看到爸妈都没停下来,我也不敢擅自休息,哪怕嫉妒弟弟年龄小,又天生是个男孩子,我照样得怪怪的锄地。
第一次下地锄草活动正式完成,回家的路上,爸爸认真的问:“苗儿,下地干活怎么样?”
弟弟有点小得意,抢着说:“好玩真好玩。”
我满满的委屈涌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刷的掉了下来:“我以后再也不要锄草了,真的累死了。”
我羡慕弟弟在树下乘凉,其实早已形成憎恨,恨他偷懒还胡搅蛮缠,他却乐在其中,仗着年龄的优势,悠然自乐。
回到家中,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我似几天没吃过饭一样,饿人般的铺在妈妈煮好的面条上,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面条实在美味,入口即化的感觉,也许是饿得慌的缘故,我竟然忘记吸进嘴里的一大口面,还需要利用牙齿咬断,分分钟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我连碗里剩余的番茄汤都喝的一滴不剩。
爸爸见我此状,竟笑起了我:“苗,你是女孩子,怎么吃个饭都像个男孩,狼吞虎咽的。”
我头也没抬,继续喝着碗里的汤:“干活太累了,把我饿坏了,这般吃相,大概能弥补我劳累的身心吧。”我头头是道的跟爸爸说着自己的小心思。
妈妈噗嗤一声笑了,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那你说上学好还是下地干活好?”
我想都没想,直接回了一句:“当然是上学好”。然后起身回了我的房间,一股脑的扑在课本上。
透过门缝,我听到妈妈说:“那就好好学习,争取有点出息,考上大学你就摆脱了受苦的命。”
我也在心里一遍遍的重复着:受苦太累,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那个时候上学我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对待学习总是悠闲散荡,成绩平平,中上却让家里人着急。
于是妈妈找了我的班主任老师,让她把我分在单个座位上,然后坐在老师的讲桌旁边。
女老师很配合家长,让我单独成行,让我后面那行同学于我保持一米左右的间隔,也是为了防止我说话,影响其他同学。
每当我悄悄地把课桌拉到离同学近的位置,班主任总是熊出没似的把我的课桌拉回去,并且再三警告我坐在原地别动。
因为成绩的一般,妈妈还找了各个代课老师,或许是同乡的缘故,老师们也都热情的回答着一定会对我严加看管。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受着约束,我的成绩也有了起色,从原先的中等冲到了中上等。
小学毕业了,爸妈为了培养大学生,在很多孩子都继续留在村里念初中时,爸妈齐心决定把我送去城里念书。
升学考试成绩不是太理想,就因为落在了分数线之外,妈妈又托了关系,把我安排在那所名声很好的中学里。
我当时进校不仅交了书费,还交了一笔走读费,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来说,钱就意味着一切。
我知道爸妈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我身上,毕竟弟弟还小,所以先不断的投资我,他们想培养一个大学生,这份渴求心胜过了他们养育多年的黄土地。
初中三年,每次累了,我就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要不然太浪费爸妈给我花的钱。
而我也一次次的如鱼得水,成绩从中等的四十名,一路绿灯冲到了班级前十名。
就当爸妈和老师都以为我胜券在握,考个县一中不成问题时,我却因为中考太过紧张,跟县一中挥手道别。
爸妈望子成龙的渴望越强烈,我要背负的压力就越大,他们跟学校领导搞好关系,把我安排在了次等中学的重点班里。
为了让我接受好的教育,爸妈拖亲戚朋友帮忙找关系,一次次的尽全力满足我将来不受苦的愿望。
那个时候思想也成熟了好多,真的觉得爸妈太不容易,所以内心一次次的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样才不会给爸妈丢人。
三年起早是我,贪黑是我,成绩不动声色的还是我。
每天五点半准时坐到教室学习,就连吃饭上厕所也会计算好时间,最后一个离开班里的人是我,只是为了不能辜负爸妈的一片苦心。
每次头脑昏昏沉沉时,我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努力,因为爸妈求了人把我安顿进来,如果我没有成绩,让人家脸上也难堪。
直到最后高考成绩出来,我才更加明白自己压根就不喜欢学习,可是为了上一所大学,我必须硬着头皮学习。
那年灰色的毕业季,我查到少的可怜的分数,淡定之余,更多的是羞愧。
我不敢在爸妈面前哭泣,却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了好几次,我当初明明很努力很努力,最后却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话。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男生主动找我,他说想帮我分析下试卷。看我平时那么努力,真不知道我的成绩怎么会那么差。
我当时鼻子一酸,我是在努力,可只是瞎努力,比坚持我比其他人耐力更久,可偏偏努力的方向不对,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变成了浪费。
脑海里一次次的浮现自己当初一个人穿梭在黑漆漆的校园里,路上没有人,怕鬼,于是准备了小台灯,一路点着台灯,哼着歌词给自己壮胆。
委屈的泪水淋湿了枕头,可结果就是这么不如人意。
得知成绩后的那段时间,爸妈比我更着急,看着别人家的大学生,心里更不是滋味。
爸妈终于帮我做了个决定:你去复读吧。
我其实害怕了校园,更害怕一个新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脸,还有一天天的早出晚归,卖命的努力。
但是没有考上大学,我觉得太对不起父母,也没有反驳的余地,毕竟当初说要好好念书争取考大学的人是我。
于是硬着头皮踏上了万人再过独木桥的复读之路。
复读的时候也有很多心酸,看着那些比自己成绩好的人比自己还努力,就会拼命地追赶,甚至对自己狠一点,熬夜熬到两三点,凌晨五六点照样起床拼杀。
大概是自己落的东西太多,虽然很多科目的成绩都在稳步上升,但还是拗不过考场上的慌张。
两次落榜也让我痛苦不堪,我一次次抱怨上天不公平,为什么有的人稍微一努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出入各大高校,有的人拼尽全力,连个二流的大学都考不上。
委屈,自嘲,各种消极的情绪随之而来。
直到走近大学的课堂,接受了高等的教育,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才明白有些东西太难得,是因为并非心甘情愿。
就像我不是心甘情愿的学习一样,我怕受苦,我怕给父母丢人,但是我并不喜欢学习。
大一的时候我各种折腾,在学校里做自己的项目,在校外认识了很多高校的朋友,周末会去其他学校参加各种联谊活动,这般不安分,才是我真正的快乐。
可是寒假跟父母商量着让我去做寒假工,爸妈死活不同意,他们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现在世道这样,坏人又多,你一个女孩子,安安分分的回家就行了。”
“我是跟着别人一起去的,人家就没事,我怎么会有事。”我当时不理解爸妈,一直想着挣脱束缚,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只是爸妈百般阻拦,我去苏州做寒假工的幻想,也终于泡成汤影。
每次我跟他们说:“爸妈,我要做兼职;我要参加个什么培训……”
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好好学习吧,多用点功,把心思都安放在学习上,别乱折腾。”
我表面虽会连连赞同,可脱离了他们的视线,我还是会做一些我自认为很有意义的事。
今年暑假,听说有一个去天津当全运会志愿者的机会,我冲动无比。
回家跟爸妈商量着我的小想法,爸妈却坚决反对。
那天我怯怯的跟我爸说:“爸,我想去天津,太原爱盟志愿者协会组织各大高校的学生去当志愿者,我也想去。”
爸爸低着头,叹了口气:“现在社会太乱,我是怕你被骗了,一个姑娘家家的,还是不用走太远。”
我自是觉得失望,但是执拗,总感觉只要有一线生机,我就会试试:“爸,你看我都二十的人了,连个山西都没离开过,见识该有多短啊。”
爸爸还是以理服人:“不是说外面的世界不好,好是好,但是太乱了,如今骗子多,我不放心你出去。”
我说:“爸,我是跟着人家一起去,去的人有很多,而且好几个我都认识。”
爸爸沉默了。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