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而生,你却为我而死
这是你好呀小铃铛第6篇原创
“什么,我还活着!”
“我不是应该死了吗?“”
一片混沌之中,她朝着白色的耀眼的光走去。终于,她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床,白色的窗帘,白色的护士服。空气里夹杂着刺鼻的药味,可她却讨厌不起来,莫名还有些熟悉感。护士愣神中,看她醒了,赶紧把医生叫了过来,她像个玩偶一样被检查着。
意识也一点一点的回到她的大脑,每每捕捉到一丝画面的时候,画面又消失了,大脑处于浑沌与清明之中。她感到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是必须要记起来的,她愈想记起来,愈记不起来,她连医生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喀嚓,听到门响后,她下意识的躲在被子里。女人冲上来抱住她,一边说着:“女儿,你终于醒了…妈妈…”
呆在被子里实在太过闷热,她探出了头就看到这个女人,记忆瞬间涌了上来。女人看着她若有所思,时而皱眉时而疑惑,心想女儿肯定是伤心过渡,不忍心打扰女儿休息。她从背包里拿出那个精致的铁盒子,特意嘱咐她,那是妹妹留给她的,然后便出去了。
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了,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摸了摸自己的身体,完好无损。在甩了自己一巴掌,清晰的感觉到疼痛之后,她终于认可自己还活着这个事实。
窗外树上的叶子,因泛黄而缓缓落下,她的思绪也随着落下的叶子飘回了8岁那年的秋天。
那天是星期六,她记得特别清楚,因为这个日子对她来说是绝望的开始。她跟往常一样,吃完饭后在草坪玩耍。狗狗使坏把她的玩具熊给叼走了,她追着狗狗,到了屋子后边的橱窗前。狗狗调皮的又跑走了,她正准备继续追的时候,恍惚间听到自己的名字,她看了看周围,并无其他人。这时,父亲的声音从窗那边的房间里传出来,说着姐姐的病情这几年总是反复,她疑惑的想:姐姐生病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蹲了下来,竖起耳朵贴着墙生怕错过一点关于姐姐的消息。从小她姐姐就很宠爱她,凡是关于姐姐的事情她一点也不想错过,任狗狗一遍一遍的使坏,她还是认真的听父母发谈话,她知道这样不对。
可听到的却是她不想接受,甚至无法想象的真相。她是克隆人,为了治好姐姐的心脏病而出生,在克隆技术盛行的Y国,这是普遍的现象。手术将在10年后进行,那时心脏更加强健,也不容易发生排斥反映。她意识到她只能活到18岁,那个花一样的年纪是她的终点。
知道真相的她,也曾一度想逃离这个家,也想过自杀。
可她那是毕竟是个8岁的孩子阿,她依旧乖巧的活着,只是更大胆了一些。没有人知道,她每个夜晚被吓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床上,有多恨她的姐姐,恨她虚伪自私的父母。
她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注意到母亲,噢!不!是那个女人放在床边的铁盒,她只记得女人叮嘱:“妹妹说你知道密码,你们约定过…”
她的视线落到了这个有些精致的铁盒上,盒子是姐姐最宝贝的东西。她记事开始,姐姐便一直很宝贝这个盒子,曾一度好奇,试过多个密码,最后也没有打开。便也没有再在意过这个盒子,小孩子的热情总是走得很快。”那时候的自己多愚蠢!”她嘴角扬起了一次苦笑,一边庆幸自己还活着,一边又疑惑着。啪嗒!盒子打开了,竟然是自己的生日!
摞的高高的明信片上面有一个淡紫色的信封,这是她最爱的颜色。她有些紧张,把窗帘拉了起来,将椅子挪到门后,再三确认后,拆开了那封信。
暖暖,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应该都知道了。世上也只有你和智知道,父母亲会永远不知道的对吗?
当她看到暖暖姐姐给她独有的昵称时,她的心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抓住,揪着疼。那时候多开心阿!每天和姐姐一起玩耍,姐姐会教她画画,给她讲故事,经常跟智哥哥一起带她出去玩。
记得吗?暖暖,有一天爸爸妈妈吵架吵得特别凶,在客厅两个人甚至动了手。我们俩在房间,听着他们吵架,摔东西。吵完后,他们又跟平常一样嘱咐我们早点睡觉,便出门了。你说你渴了想喝水,我准备去客厅给你倒。可出房间的时候不小心滑倒,被碎的花瓶渣子划伤了脚。你看到我受伤了,马上从房间出来,小心的越过一地狼藉,给我拿来了药箱。你踮着脚站在凳子上一晃一晃的样子,为了给我拿到药箱坚毅的表情,我一直记忆深刻。那个时候你刚满4岁,一边哭还一边安慰我“姐姐,呼呼~不疼…”
是啊,她记起来了,要不是因为自己要喝水,姐姐也不会着急的跑出去,就不会受伤了。风将记忆的灰尘吹开,所有的脉络渐渐浮现出来。
那些无法数清楚的明信片,是姐姐画的,她的闹,她的笑,她的小心思,全部被姐姐画在明信片上。有她8岁以前的记忆,也有她之后的记忆…
暖暖,当我看到你被推进手术室绝望的小眼神,我多想冲出去马上告诉你实情,可我害怕我说出来,你不相信姐姐,我一遍遍的对自己说,忍住,只要过完今天,你就会明白我的心思。多想好好的跟你道别,我亲爱的妹妹。
做手术前一天,想到即将到来的死亡,她也是这个世界的弱者,把所有生前的地方走了一遍,她总觉得自己贪婪,一直觉得这样的日子还不够,还想经历的很多。却抵不过秋日的脚步,时间的残忍藏匿与悄无声息时间。当针孔没入皮肤,她的思维被暂停了,她再无记忆。她不知道她这样煎熬的时刻,姐姐比她更煎熬。
暖暖,在我心里,你是亲生妹妹,你是有着独立灵魂的人。不是所谓的克隆人,替代品 。哪怕世界所有的人都以此定义,那也是他们陷入迷途,姐姐希望你能一直保持清醒,不要走向那条迷茫的道路。姐姐的生命到了要结束的时候,暖暖你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哪怕是以姐姐的名字,姐姐也希望你能一世无忧,过好本属于你的一生…
看到这里,泪水早已湿润她的脸庞,她不知道姐姐这个决定是在几岁的时候开始的。
姐姐总是记得她的好,可是她宁愿把姐姐爱吃的糖果丢在垃圾桶,也不给她吃。悄悄把男同学送她的礼物占为己有,联合朋友们冷战姐姐…从语言到行为,在8岁以后她的讨厌愈发明显,姐姐全然不理。她以为是姐姐假清高,为最后活着得意。却不知那是在保护她,换了一种方式依然爱她。在梦里:她是那个乖乖的妹妹,她是温柔的姐姐。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她的梦。姐姐真的走了,她将以姐的名义活着。她多想用她有限的生命换一次好好的道别,多想抱抱姐姐,多想…明明知道已经不可能,可她依旧不吃不喝的跪了24个小时。
她本以为生命已经结束,是姐姐给了她另外一扇门,这道原本属于她自己的门。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9天」
文/呆小呆木头
思念一个人,就像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热泪。
-1-
阿树向小希挥挥手,笑着问她:“你最近是不是想我了?” “是的,很想。” 小希放下手中正在折叠的衣服,向阿树挥手的方向跑去。刚要迈出第一步时,屋里”呜呜·····”几声,将她带回了现实。宝宝又在半夜醒来,她摇晃着孩子,轻声唱着摇篮曲。慢慢地,孩子不再哭泣,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甜甜地睡去。
她伸手把藏在枕头下,树那张3寸的照片拿出来,冰冷的指头划过树俊朗的脸颊,只是再也没有他的温度。她轻吻树的唇角,可是再也没有回应。看着窗外的高楼,稀稀疏疏地几处灯光,仿佛一切恍然隔世。
拿起桌边的手机,习惯性地点开树的微信头像,看着自己发过去满满一屏幕的信息,但他头像再也不会有小红点出现了。她一边低声读着信息,“树,今天孩子会叫爸爸了” “你在哪?我好想你。” “······”。呆了许久,“树,我又梦到你在海鸥岛的桥头,向我挥手,问我是不是想你了?我回答是。正要跑过去,可是在孩子的哭声中,我惊醒了,怎么办,我再也找不到你了。”
她放下手机,想了想,又拿起手机,发了“树,孩子长得很好,又胖了不少。他很想你,我也是。在外好好照顾自己。爱你的希” 她再也忍受不住,“想念是会呼吸地痛,它活在我身上每一个角落”无数次循环,最怕最后听懂了歌词。真的好痛,她捂住心口,无声地抽泣······
仔细算来,树已经离开整整1000天。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一边数着树离去的时间,一边看着孩子慢慢地长大起来。夜里孩子的哭声,心痛的滋味,谁又可以真正懂得?
-2-
希还记得,刚认识树那会儿,她觉得跟前那个男生,个子不高,木讷又呆板,少话还有点欠拍,即使自己上山当尼姑,也不会喜欢上他。
可是,相处大半年后,树抱住了刚刚被领导批得落花流水的希,拍着肩膀说,“别哭啦。都快成大花猫了。有我在你身边,你还哭,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有用,你知道吗?”希,用树递来的手帕抹去泪珠。“你嫁给我吧。以后换我来保护你。”本没有泪珠的眼角,又湿润了。她看着满脸宠溺的树,却鬼使神差点了点头,“恩”。
或许这就是爱情,在没有遇到那个人之前,都会设置条条框架,可是遇到了他,一切地框架如同虚设,一条条都被推翻。我喜欢的是他,而不是框架。
在树的身边,她变得很小女生。她会一直记得,树会低头帮自己重新绑好鞋带;在她头发没干时,会主动拿吹风机来帮她吹干;还说,要一辈子帮她洗脚。
还依稀记得,树那次喝醉后,抱着她,醉醺醺地说“你是我的唯一,是我一生的希望”。她也记得,大冬天叫不起来的懒虫,却在她说“那我不吃早餐,直接去上班了哦”,屁颠屁颠地跑去厨房为自己准备好丰盛的早餐的样子······
-3-
他们也曾设想过未来的种种,唯独没有想过未来生活中会缺少谁。
黏糊糊地走过热恋期,渡过偶尔拌嘴的磨合期,两人终于踏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少了恋爱时的甜言蜜语,围绕着柴米油盐,但这些小小点点,更让她觉得很幸福,很踏实。
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小事上是不会长久的。”
她以为爱情可以很长,他们可以相伴走过下半辈子,搀扶着老掉牙的对方,乐呵乐呵打趣说:”老头”
“老婆子,我在呢!”
可是你要知道,生活并不完美,它给你点甜头,也会在某一瞬间夺走你所有。
婚后第4个月,树的生命没了。他壮硕的身躯被大卡车碾压得面目全非,灵魂飞去了另一个世界。而那时,希已经怀孕4个月了,孩子还没出生,就没有了父亲。
树的最后一面,希没看到。所有关于树的细枝末节都是从亲人口中拼接得来的。而希最后的记忆却是那个爱笑,傻呆呆的大男孩,没有痛苦。在桥头,向远处的她挥手,叫她的样子。
自从树离去,希的身边的人都劝她打掉那个未曾见面的孩子,开始重新的生活。但希知道,那孩子是她和树之间唯一的纽带了,她舍不得。于是,不顾大家的极力反对,她执拗地把孩子生下,说:“孩子是树留给她最好的礼物,她定好好爱他。”
-4-
在她的世界里,树一直没有离去,还在等她,还会回应她,还是那副鲜活的样子。树答应过她,过年了咱们就去北京看雪。诺言都没有实现,他怎么会离开呢?她的树不会失诺于她,所以她仍旧在等,等他回来,牵着宝宝一块去看雪。
两年多来,她好好地在照顾宝宝,用忙碌掩盖思念。可是,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开始会吐字“爸,爸”,如果你在会不会很开心,是不是会抱着娇小的他转着圈儿。带孩子出去遛弯,他会指着有父亲的孩子,耷拉脑袋问我,“爸爸,去哪了?” 我看着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如果你在,你定会说:“傻孩子,爸爸不是一直都在吗?”是不是,如果你在,我就不必假装坚强,不用单枪匹马面对所有苦难,孩子可以在父亲怀抱里撒着娇。可是,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希伸手把手机又从桌面拿起,“树,这座城市天气骤冷了。眼看夏快过去,冬天也就要来了。你是不是该回来了?没有你提醒,我也穿了厚厚的棉衣,可是为什么还是透心的冷?你也记得保暖。夜太长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没有你的1000天里,我真的好想你,你快回来好吗?这种思念不是言语可以表述,只希望你可以回到我身边用力抱紧我。”
你走后,我试着走出来。换一身新衣服,去不同的店喝不同口味的饮料,也试着做没有你的梦。可是,忘记你真的好难,你早已成为我身体里的一部分。张开眼,满世界都是你,闭上眼,你一直都在我脑海里。你来告诉我怎么样,才可以停止思念。我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有时好累,好累,不知道还可以支撑多久,你快回来好吗?我无法想象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过没有你的余生······
我是呆小呆木头,一个励志走文艺路线的工科学生,希望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你。
遇见你,真的很幸运。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亮❤️。如果你在某一瞬间被感动了,也欢迎来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前些天心情异常烦闷,焦虑的状态似乎陷入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境地。难得有了一个空闲的下午,想要看部电影,却看到B站首页给我推荐了的故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很有吸引力的标题,心中莫名生起了几许好奇。
点击,播放。画面的基调是红黄相融的夕阳色,安静,平和,深沉而又美丽,背景音是一阵清脆悦耳的金属敲击声,看到正片才知道这是穿越了百年时光而来的钟表乐声。
故宫这座建于永乐四年的紫禁城,经历明清两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岁矣。如今坐落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于是有人戏称北京没有一环。对大多数人而言,故宫是曾经帝王叱咤风云的地盘,是清宫戏里妃嫔永不可出的笼子,是现在拥有无数珍宝的博物院。这是一个掩藏了无数历史痕迹的地方,它无声却从来没有停止讲述过去的故事。 但是生活在跨越百年沧桑后,曾经盛极一时又历尽风雨的故宫又是怎样与众不同的生活?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同时为我们解开了一个之前少有人知的职业——文物修复师的真面目。
不像我之前想象的景象,修护的工作室应该配备了各种尖端修护科技,工作人员们身穿白色工作服,带着手套穿梭其中,使用各种高科技和材料精心修复的样子。实际上,修复师们大多在北京常见的四合院里工作,屋里杂七杂八的材料堆了很多,甚至不能算整洁。也没有所谓的制服和高科技,看完片子就知道,他们的令人惊叹的绝技都藏在脑子和那一双双无可替代的手里了。
故宫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所以,当负责镶嵌修复的孔姐回忆初来故宫的场景时,她说,所有的声音在她走进故宫的这片高墙后全部消失了,安静得至极,当时甚至吓得她不敢说话。不过,孔姐在说这句话时,脸上再也看不出曾经出现过的惊惶和青涩,反而是一派安和的笑意。这里的安静像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外界的嘈杂与喧嚣,也挡住了看不见的欲望。他们工作的地方很像是另一个世界,因为在这里你很难看见焦躁,非常世俗的情绪或者东西在里面。故宫的静似乎已在不知不觉间深入了他们的血液。
坦白讲,这群修复师大多时候他们看上去实在和普通人无异,有时候因为这种简单纯粹的生活,甚至显得有些过于朴素和不修边幅。但是,在专心致志于修复手中的文物时,他们认真的神情和投入的眼神却让人印象深刻。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温文尔雅和不卑不亢的气度以及精湛的技术折服了许多人,所以每到纪录片的镜头转到王师傅时,往往弹幕会呈轰炸式出现,咕噜咕噜地冒着网友们的粉红泡泡。
纪录片拍摄时,王师傅正在为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做准备,修复一座大型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座钟破损严重,修复难度很高且繁琐细碎,解决一个小毛病可能要花一天。你也许很难想象,王师傅最终用了八个月修复了它。八个月,一年的三分之二。但是王师傅并不感到厌烦,只是着眼于一个个问题,然后各个击破。这依靠的是一颗平和的心。
这也是这群修复师们的共同特点,不急躁。当评价自己这份工作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同样的一句话——干这一行,就得耐得住性子,坐得住。事实也是如此,摒弃了对这份职业的猎奇心理,客观的评价他们的工作本身的话,并没有外人想象的神秘和奇异,更多的就是繁琐。
“焦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不如出门转转。”王津师傅如是说。
再说回修护文物本身,其实很像交朋友。在朝夕相处中,日渐熟络。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语言,但是与文物的沟通则是从一开始就由心出发,以此为基础相识相知。在他们眼里,这些跨越千年历史尘埃而来的器物是活的,而唯一的触发条件就是用心沟通。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一个物品上时,很难说是谁成就了谁。也许是我们中国人爱谈的,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吧。
又想起有位网友说的,修复师们是在用他们的命为这些文物续命。但是我想,对于这已经融为一体的二者而言,反之亦然。只要他们修复过的文物存世一天,那么他们投注在上的精神便也获得了永生。就像王师傅修过的钟表,百年之后再上发条,等它再次转动的时候,谁又能说这不是王师傅生命的滴答声呢。
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修复师们似乎也受到了这些器物的感染,多了几分历史的平静与踏实感。从他们的脸上,几乎从来没有看到“用力”生活与工作的痕迹,反而用“淡淡”二字来形容他们或许更加恰如其分。
不过,在故宫红色高墙外的世界,瞬息万变,车水马龙。无数的人穿梭在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灯红酒绿处,渴望着快速成长成熟,在马不停蹄的忙碌中寻找,迷失,焦虑。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挣扎。
墙内墙外,有太多的不同。
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呢?对于这群修复一件文物可能会花上大半年的人来说,一生大约就等于那些亲手触碰过,为其耗费心血修复了的文物件数吧。人生苦短,和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人生信条的人相比,这群选择终生和文物为伴,过这一种单纯甚至单调生活的修复师们,又会有怎样的遗憾与满足呢?大约是如人饮水吧,难以评断。但我想他们的生活方式却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对生活多了一种新的幻想。
修物修心,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重现曾经的历史痕迹而挥洒着自己的精力。下一次再欣赏文物,你是否也能从中听到那斑驳中隐藏的跨越时间的故事,又或是从中看到真正的自己呢?我不知道,但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
但我可以肯定知道的是,我已经将无谓的焦虑抛之脑后了。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