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有个叔,出去当兵,没有回来

“华针爷爷,我是您的侄孙子齐熙纯,现在国家和家里一切都很好,您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昨天下午,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来自内乡县赤眉镇的一老二少,跪倒在南阳籍革命烈士齐华针的墓前泪流满面。

至此,由本报率先发起,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中央电视台相继跟进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再掀高潮。昨日,齐华针烈士的亲属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的陪同下,远赴驻马店,祭奠先烈,告慰英灵。

■新闻回放

本报发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市14中杨连山老师收藏了8份未送出的烈士证,8月3日,他和女儿杨子求助本报为烈士寻亲。8月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7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成为南阳市民为之感动热议的话题。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相继跟进,并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讲述》栏目也与本报记者联系,将对这场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红色盆地缅怀烈士的事迹进行报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南阳籍烈士赵明山的烈士证于8月8日被送到其亲人手中。

■媒体联动

齐华针烈士找到家

籍贯为南阳县上仁村、于1947年12月牺牲在驻马店确山战斗中的烈士齐华针,为革命献身时才27岁。8月29日,许昌一名南阳内乡籍的齐先生在本报网络版上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记者,他觉得齐华针烈士有可能是他们族谱上的长辈。

得知这一信息,河南卫视《都市频道》记者迅速与本报记者一起赶到齐先生的老家内乡县赤眉镇齐营调查核实。根据族谱显示和当地老人回忆,齐华针烈士在家排行老三。目前,老家的亲人仍有二十余口,其侄孙子齐熙纯是该家族的“族长”。

得知失踪已久、让族人牵挂的爷爷被找到,而且还是一名光荣的革命烈士,小小的齐营村沸腾了,全村父老乡亲无比自豪,他们推选齐熙纯带着齐华针的幺孙子、幺孙女赶赴烈士牺牲地确山竹沟祭拜——接亲人回家。昨日上午,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陪同下,齐熙纯三人带着全族人的嘱托赶赴确山祭拜。

■祭奠先人

革命精神代代传

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埋葬着数百名革命先烈。昨日下午,齐熙纯三人在烈士的墓前,收到了杨老师送达的“革命烈士牺牲证”;烈士墓上的热土,齐熙纯取走一捧。“华针爷爷,您就要跟我们回家了!”烈士后代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在本报记者提议下,所有在场的人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深深三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

“南阳晚报率先发起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唤起人们对革命时代的历史和精神的注目,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是一份特殊的贺礼。感谢南阳晚报和河南卫视,是你们让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永世不忘!”确山县县委宣传部何副部长代表当地党委、政府向烈士献花圈后如是说。④

单华荣烈士昨“回家”

目前已有四名烈士魂归故里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need-to-insert-img

杨连山老师将单华荣的烈士证送到他的家人手中。本报记者 于欢 摄

昨天上午,秋雨淅淅沥沥。雨中,单华荣革命先烈的亲人双手捧着烈士证热泪盈眶,在他们身后,是邓州市沈堂村数十名肃穆的村民。“让我们鼓掌欢迎光荣的革命先烈终于回到家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中顿时掌声雷动……众人与记者一行的眼泪随着雨花在飞。

至此,由本报率先发起,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中央电视台相继跟进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系列报道取得好成果,4名烈士的证书被送到亲人手中。

■新闻回顾

本报率先发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市十四中语文老师杨连山收藏了8份未送出的烈士证,8月3日,他和女儿杨子求助本报为烈士寻亲。8月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8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给南阳市民带来一场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相继跟进,并将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讲述》栏目也将进行报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南阳籍烈士赵明山、齐华针、张文武的烈士证分别于8月8日、8月26日、9月1日被送到其亲人手中。而单华荣的烈士证也于昨日被送到他的亲人手中。

■不忘先烈

民政系统不懈努力找烈士的家

“单华荣,21岁,男,南阳县上仁村,2野4纵13旅,于1947年12月30日牺牲于确山战斗。”没有照片、没有其他资料,只有这张已经泛黄的烈士证上的资料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名革命先烈。由于烈士牺牲时年龄很小,没有后人,单华荣烈士的“回家”之路显得格外曲折。

据了解,8月4日,本报发起报道后,市民政局在系统内下文要求各地民政局积极配合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邓州市民政局经过长期走访调查,发现该市沈堂村有一户单姓居民。随后,经过走访,发现这户居民就是单华荣烈士的亲人。于是,他们迅速与本报记者联系,第四名烈士也宣告“回家”

■村民祝福

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华荣叔叔的父亲和我爷爷是亲兄弟,他和我父亲是叔伯兄弟,他是我的亲堂叔!”42岁的单新强在当地老家经营理发馆,昨天上午,他拿着族谱让记者一行比对。“感谢南阳晚报、感谢邓州民政局,否则我们将永远不知道华荣叔叔到底在哪里?”单新强泪流满面地说。

经过攀谈,本报记者弄清了单华荣烈士的背景。1942年前后,单家人拖家带口来到了邓州高集逃荒要饭,单家五兄弟连饿带病先后去世三人。与其坐家饿死,不如参加革命翻身得救,刚刚成人的单华荣毅然离家出走寻找革命队伍。1947年12月,单华荣跟随刘邓大军攻打确山时光荣牺牲。

单家人出了一个“革命烈士”,这让小小的沈堂村沸腾了。“没想到电影里的革命英雄,咱身边也有一个,这是沈堂村的骄傲!”

“为伟大祖国加油喝彩,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临走时,村民希望通过本报说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④2

□本报记者于欢

永不停息的“寻亲”脚步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于欢见习记者赵博

实习生王鑫田景钊

自8月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6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1位先烈在本报记者和众多热心读者的帮助下,找到了亲人,魂兮归来叶落归根。连日的采访,记者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为寻亲过程中不断演绎着跨越时空的责任而感动。

■每一个电话都让我们惊喜

8月3日,市14中的语文老师杨连山来电,表示他收藏有8份未送到亲属手中的南阳籍革命烈士证,他和女儿杨子一直在为革命先烈寻找亲属,然而收效甚微。真实版的“谷子地”父女俩希望通过本报帮忙,找到8位革命先烈的亲属,让先烈能在建国60周年前荣归故里。这条线索引起本报编辑部的高度重视,8月4日,本报以头版头条导读的形式刊发了《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稿件见报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大河报》于第二天主动联系本报要求跟进报道,为烈士寻亲;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栏目组也随即赶赴南阳,联系本报记者制作专题片。

每一天,记者的手机都因爱而热得烫手。读者或提供相关线索,或畅谈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近千个热线电话的背后,是一个个排除艰难为烈士寻亲的坚强信念,是一颗颗不忘过去怀念英雄的红色之心,彰显出当代南阳人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

■每一个读者都让我们感动

“寻亲之路,漫长而艰巨!半个世纪过去了,当这段红色历史渐行渐远之时,晚报的活动及时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鲜活历史的精神记忆,擦亮了它的历史光环。我们支持!”

卧龙、宛城、高新三区宣传部门的负责人竭尽全力配合本报活动,为烈士寻亲。随着宛城和卧龙两区民政系统的强力介入,由开始单纯的新闻报道,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寻亲战争”。目前,两区所有基层行政村已经接到配合本报搜寻烈士亲属的通知,红色搜寻在两区展开。

市第3高中的退休老师李长海今年60岁,对南阳老地名颇有研究,为了帮助本报尽快找到烈士的亲属,他连夜翻阅资料,整理了一份涉及8名烈士所有相关地名的村落名单。

郑州丹尼斯南阳3家卖场每天定时在卖场内,用喇叭宣读本报为烈士寻亲的报道,公司负责人在公司内部发起号召,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南阳争创“双拥模范城”作出贡献。

“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直至战死沙场,烈士证却没发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中,也许烈士的亲属还在牵挂着他们的生死。《南阳晚报》的报道非常好,唤起了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回忆,勿忘历史、勿忘过去。我代表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老兵,向8位烈士敬礼,希望他们的英灵早日与亲属团聚!”老干所的老八路王爷爷的 话让记者动容。

“半个多世纪前,在解放战争中,一些英勇的战士永远离开了我们;半个多世纪后,为了让这些烈士魂归故里,晚报发起寻找烈士亲属之路!因为晚报人的奔走,沉睡在异乡的忠魂找到回家的路!我为晚报叫好,为所有热心参与的人叫好!”一位不知名的读者在本报新闻网上的留言,道出了广大读者的心声。

■每一位烈士都让我们铭记

一个多星期的为烈士寻亲路,社会各界对烈士的强烈关注让记者持续感动。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及地名变更等原因,只有赵明山烈士的亲属被找到。面对艰难的寻亲之路,热心的杨连山老师充满乐观:“这么多的市民一起加入寻亲行列,在感动中前行,找回的不仅仅是烈士亲人迟到了50多年的期盼,更多的是属于烈士的尊严和荣耀,是属于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耀。我会继续努力寻找下去!”

让我们再次重温这8未英雄的南阳儿子:25岁的南阳县人王春法、南阳县人赵明山、南阳县人任守连,38岁的南阳县人张文武,27岁的南阳县上仁村人齐华针,21岁的南阳县上仁村人单华荣,22岁的南阳县马营人张万全,17岁的南阳县石桥勒岗房庄人平玉山。

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有他们年轻的笑脸,历史会铭记、南阳人民会铭记……(本组报道刊发完毕)④4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⑥——

晚报相助烈士回家赵氏一家锦旗感谢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于欢见习记者赵博

实习生王鑫田景钊

“感谢南阳晚报心系百姓、为民排忧,帮助我们找到了亲人,衷心希望南阳晚报越办越好……”昨天一大早,赵明山烈士的侄子赵永泉带领儿孙来到本报编辑部,将一面绣有“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本报副总编辑张鹏的手中,代表全家感谢晚报。

手捧已经精心放入镜框的曾爷爷赵明山的烈士证,10岁的女孩儿赵亚航一脸凝重,对于“家里在解放前失踪了一位曾爷爷”的故事,小姑娘不断听亲人们提起。自从爷爷赵永泉在晚报上看到曾爷爷赵明山的下落并成功将烈士证“接回”后,小姑娘很兴奋,“没想到亲人里有一位为了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为曾爷爷自豪,为家族自豪,现在我的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

和小姑娘有同样感动的还有赵家近20口人,这个大家族为先辈的光辉业绩备感自豪。“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来我家看烈士证,他们都非常高兴,因为平常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英雄,现在就出现在我们身边。”赵永泉的大儿子如是说。随后,这个革命烈士后代的家族相约前去给祖先上坟,他们要用传统的方式告祭祖先……

昨天下午,记者从卧龙、宛城两区民政局了解,目前,两区的基层行政村已经全部动员起来,都在为革命烈士找家。但由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距今58年,随着区域的重新划分和人员的不断流动,虽经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仍未获得有价值的线索。④7

结束58年的漂泊赵明山烈士回家了

□本报记者于欢

实习记者赵博见习生王鑫

“爸、妈,大伯找到了,你们可以瞑目了!”8月8日,在父母的墓前,69岁的赵永泉跪倒在地,泪流满面。8名革命先烈未送达到亲属手中的烈士证,在经 过58年的漂泊,于当天上午,其中赵明山烈士终于找到家,回到亲人的“怀抱”中。此外,另7名烈士的归家路仍然牵动着众人的心。宛城区民政局已经成立调查小组,目前正在全力搜寻。

本报记者不懈努力

赵明山烈士荣归故里

赵永泉家住高新区七里园新街,祖籍高新区岗王庄苗庄,其父亲名叫赵昆山。很小的时候,赵先生就经常听到父母念叨大伯赵明山的事,“大概1945年,大伯忽然走了,有人说去当解放军了,有人说死了,一直到现在仍杳无音讯,父母在世时经常提起他,说早晚大伯都会回来的!”赵永泉的父亲30多岁时生病去世,去世前,念念不忘的还是胞哥赵明山。随后,赵永泉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结婚生子。几十年过去了,赵永泉家人没有忘记赵明山。逢年过节,赵永泉的母亲都要在饭桌上为赵明山摆放一份碗筷,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母亲是在今年4月份去世的,去世前,说得最多的还是大伯赵明山!她老人家说,我们不图什么,只是想让自己的亲人能叶落归根!现在好了,‘失踪’近60年的大伯终于回家了,他还是一名光荣的革命烈士,我们太高兴了……”8月8日上午11时,当本报记者与收藏8份烈士证的杨连山老师将赵明山的烈士证送来时,赵永泉喜极而泣,抱着杨老师久久不愿分开……

热心单位参与

让烈士回家的路更平坦

8月4日,本报刊发第一期《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后,立即引起宛城区民政局的高度关注。据悉,该局当天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局长贾明珠批示:“全力配合南阳晚报的这项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尽快为先烈找到回家的路。”他们通知辖区各民政办,要求工作人员认真阅读本报的关于为烈士寻亲的报道,在所辖区内仔细排查,发现线索立即上报。此外,他们还组织优抚股、地名办和局机关内对原南阳县地名勘界工作比较熟悉的工作人员分组查找。至记者发稿前,搜寻效果尽管没有好的消息,但贾明珠局长表示,绝不放弃,继续展开搜寻。

八张烈士牺牲证明,引发跨越时空的大寻访;

时间久远,地址变迁,我们能否找到烈士的后代,寻访中又会经历怎样的感动?

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三、“寻山问水”隔断

记者出镜1(车前):仔细观察这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情感特派员发现,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比较明确,但籍贯一栏的信息却相当模糊,大多只写了“南阳县人”。出发前,杨连山老师推荐我们去见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能为我们的寻访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画面+同期:学校门口见到李老师,握手

配音:在河南南阳三中的门口,我们见到了该校退休教师李长海,李老师曾自编过一本书,书里面记录了老南阳县的一千多个村庄,这对我们的寻访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同期: 李:这是南阳县的地图,第一区在——第二区在——第五区就是这一片。

大家看、指地图,李老师给大家分析(几点困难)

配音:行政区划的变更、登记地址的错误,这是我们寻访烈士家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为了扩大寻找范围,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我们和《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联动,陆续发布了这8位烈士的相关信息。

画面:媒体联动画面快接(快节奏音乐)

配音:相关节目播出后,一个自称是赵明山烈士亲属的人将电话打到了《南阳晚报》社,而赵明山,就是这8份烈士牺牲证明书上的其中一位烈士。。

图片+字幕+音效+配音:赵明山,南阳县人,1946年参军,四纵十旅工兵连战士,1947年1月17日,在山西汾孝战役中英勇牺牲。

画面:晚报记者接电话

同期:记者:你是说,赵明山烈士是你们失踪的家人是吧?

配音:得到这一重要线索,我们立即和《南阳晚报》的同行找到拨打电话的人赵永泉。

同期:和赵见面打招呼

赵永泉的姐姐:我看到晚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后,一看烈士名单赵明山,我想这不是俺伯么?一个名字对上了,一个是参军时间对上了,俺爸以前到处找,所以我有印象。

赵永泉:我爸叫赵昆山,俺伯叫赵明山,子妹三,姑是老大,赵明山老二,赵昆山老三。

配音:为了证明自己就是赵明山烈士的亲属,赵永泉还找出了1951年政府颁发的土地证。当年因为赵明山失踪,赵昆山去世,只有15岁的赵永泉成了全家惟一的土地继承人。

同期:赵永泉:大伯是30多出去参军的,没有成家,俺父亲死的早,所以房产证上就写了我的名字。那时参军都不让家人知道,家人知道会牵连家人,所以都不知道。

配音:赵永泉告诉我们,1946年伯父赵明山告别家人外出讨荒,从此再也没有音讯。

同期:赵永泉:俺爷爷北到许昌,南到湖北沙市都没有找到。

赵的姐姐:为啥清明俺妈一上坟,俺妈说你大伯也不知道牺牲了,也不知道去哪了没有下家了,一到清明上坟,都要提起这件事了,也是一直牵挂着,说老赵家还有个人还没找着呢!

配音:今年三月份,赵永泉94岁的老母亲临死之前还念叨着:“你大伯明山会回来的”。赵永泉说,目前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富裕,最大的心愿就是知晓大伯的下落,让大伯早日回家。

画面(抒情)+配音:确认赵永泉是赵明山烈士的亲人后,征得民政部门的同意,寻访组决定将赵明山烈士牺牲证明苏交给赵家人。

画面+同期:杨老师发证书给赵明山的侄子(哭泣)

赵的姐姐:这个找着了以后真是了了三代心,俺爷爷奶奶知道儿子了,我父亲知道兄弟了,俺也知道了。

赵永泉:我父亲生前还说你伯啥时回来你都得给我说一声,我准备到坟上给俺爸、俺爷说一下。

配音:赵明山回家了,经历了62年的流浪奔波,烈士终于魂归故里。赵家人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已经作古的亲人。

画面:坟前说话

三人磕头+抒情MV(赵家人的眼泪,心情,动作)

四、记者出镜(频道车前手拿文件夹):赵明山烈士魂归故里,他的亲人们得以安心慰藉,我们寻访组同时也受到极大鼓舞,更加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再次打开这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我们发现其中6位烈士分别是在不同的战斗中牺牲,只有齐华针和单华荣两位烈士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战斗中牺牲的,那就是中原大战中的确山战役。回顾那段历史,也许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两位烈士的相关线索。

五、寻访实录

画面:陵园空镜

配音:这里曾经是确山战斗的主战场,62年前,齐华针、单华荣等1000多名烈士就牺牲在这里;如今,硝烟散尽,青山不改,这一座座烈士之墓正向我们诉说着战斗的残酷。

画面:叠加老战争场面

配音:1947年,遵照党中央的作战方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挺进大别山,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大别山全面围攻,妄图趁刘邓大军立足未稳,彻底摧毁大别山根据地。当年12月,确山战役打响,陈谢、陈粟两个兵团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十余次击退了敌军的穷追猛攻。然而战斗异常惨烈,1000多名烈士牺牲在了确山县城。

62年间,烈士们默默的长眠于此,他们大多是无名烈士,没有墓碑,无人祭奠。我们决定从烈士证上记载信息较全面的齐华针烈士开始找起。

图片+字幕+音效+配音:齐华针,1947年3月参军,同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时年27岁,籍贯南阳县上仁村人。

配音:我们首先来到南阳市民政局,查询齐华针烈士的家乡地址。

同期:局长贾明珠:历史上只有一个仁义乡,现在没有这个村了,找不到,整个南阳都找不到!

配音:牺牲证明书上登记的“上任村”并不存在,贾局长说因为当年烈士怕家人受到牵连,所以留下的地址很有可能是假的。为了了解更多齐氏信息,在民政部门的帮助细啊,我们找到了一个叫齐隆正的人,他家中保存有完好的《齐氏家谱》。

同期:齐隆正:俺老家是南阳内乡齐营村的,姓齐的都集中在内乡,都是俺一大家子。

配音:这本《齐氏家谱》详细记录了齐氏家族所有成员的信息,我们试着在其中搜寻“齐华针”的名字。

同期:齐隆正指着家谱:齐华珍(1905年生,1938年死),珍贵的珍。

配音:齐隆正说,虽然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上的名字为“齐华针”,家谱上的名字为“齐华珍”,但他确认就是一个人。

同期:齐隆正:因为我曾经听我父亲说过他有一个堂哥,也就是我大伯,打老日时走了,一直没有回来!(指着家谱:)不管是哪个珍,我一看这华就觉得对了,因为俺家谱是按中间这个字排下来的,华字辈。我父亲叫华旭,他叫华珍,这是俺姑华辉,他这一辈人都是华字辈的,我叫隆正,隆字辈的。按的名字是按一首诗来排的。

配音:我们从内乡齐氏家谱上看到,齐华珍生于1905年,卒于1938年。但杨连山老师搜集到得烈士牺牲证明书上却显示,齐华珍1947年3月参军,同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一个去世十年的人还能参加革命吗?

同期:齐隆正:我父亲说他跟着八路军出去后一直没有音信,制订家谱时就以为那个时间死到外面了,所以写的1938年。他失踪的时间当成他的死亡时间了。

记者:确认过他当过兵?

齐:确认过。

配音:家谱显示,齐华针参加革命之前已经娶妻生子。

同期:齐隆正指着家谱:齐华珍他孩叫隆渠,58年死了。俺这家谱显示他参军前结过婚了,他妮叫伍云。

递进宣传片二:

家谱中发现烈士姓名,寻访烈士后代,今日生活如何?

陵园祭拜扫墓,送去迟到半个多世纪的问候,

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六、记者出镜(乡间路上):烈士牺牲证明书上显示,齐华珍烈士1947年牺牲时只有二十七岁,但如果按照齐氏家谱上的出生年月计算,齐华珍到1947年时已经42岁,这年龄为何有如此大的出入呢?既然齐华珍烈士还有后人在,我们就决定到南阳内乡县的齐营村去看一看。

七、寻访实录

画面+右下角字幕:内乡县齐营村

配音:在齐营村挨家走访,我们终于打听到了齐华珍烈士女儿齐伍云的下落。

同期:村民:伍云我知道,伍云比我大,伍云死几年了。隆渠比我大半岁,我77了。

配音:原来齐华珍烈士在齐营村已经没有后人了,他的女儿伍云远嫁他乡后也于多年前去世。在这个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和齐华珍烈士血缘最近的堂孙。

同期:齐孙:我爷是老大,华鑫是老二,齐华珍是我三爷。

记者:大概啥时候走的?

齐孙:大概抗战之前!

记者:那就是37年之前,家谱上写的时间1938年就死了,这是咋回事?

齐孙:家谱是大约估算的,都不太清楚,都是大约莫算是那个时间,具体那个时间都不太清楚了。

配音:老人说,大约是1937年前后,日本鬼子打到了南阳,齐华珍参军抗日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烈士证上的“齐华针”就是他们家失踪的三爷,至于家谱上的年龄误差,这都是编家谱的人估算出来的。

同期:齐孙:走的时候结过婚,有孩子有妞,他们生活的很差很差,很穷很穷,他们的妈呢,他不回来,她很悲伤,家里面照顾不了,她把孩子托付给俺爷,说你照顾吧,我得走了,去给别人结婚了,我不能在这一家了。一个傻孩子我没有办法,一个姑娘我也没有办法,只有你们照顾。傻孩子你们养多大就养多大,他死了你们给他埋埋,闺女你们养大把她打发了就行了!

配音:当我们告诉老人,1947年齐华珍在确山战斗中英勇牺牲时,老人无限感慨。

同期:齐孙情绪激动:我没有想到,我们一家这么穷能出个为革命做出贡献的烈士,我们心里真美极了!一辈子的荣幸,再也不会有这个荣幸了!

配音:从老人这里我们还得到一个重要线索,齐华珍烈士的女儿伍云当年从内乡远嫁西峡后生有两个儿子,并且她的丈夫目前还健在,于是我们在老人的带领下直奔西峡县。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