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拖延症……拖延产生的原因
如何战胜拖延症?拖延产生的原因
拖延症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中最常见的一种亚疾病,虽然“拖延症”并不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体系,但是拖延确实源于深层、复杂的心理因素,并且也逐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拖延的6种原因
1、“心情不好”
情绪影响了我们做出行动的意愿——“我现在没有心情做这件事”。研究证明,人的情绪稳定性与拖延呈负相关,即越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人,越有可能拖延。而众多情绪中,焦虑与抑郁被认为是与拖延最为相关的两类情绪。
2、害怕失败,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
人们会因为害怕失败或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而选择拖延。他们拖延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待自己准备得更充分时,再开始着手完成任务。一旦完成质量不尽如人意时,他们还可以用时间紧迫来解释,逃避了自己能力不足这个深层次原因。
3、害怕成功
有些人的拖延源于害怕成功。所谓“能者多劳”,早于限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人,更可能背负更多的责任与期待。因此,拖延是这些人对他人进行期待管理的手段。害怕成功的人,其实是害怕成功后来自他人更多的期待——他们认为自己其实无法满足那些期待。
4、缺乏对未来的现实感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未来的自己”无法有足够的理解力和同理心,即比起一个月后因为无法完成任务而感到痛苦,我们更同理“现在的自己心情焦虑,需要放松”。因此,人们会为了眼前的快乐而忽视远处的风险。
5、追求刺激感
还有较少一部分人,选择拖延的原因是他们享受由时间紧迫带来的兴奋感,并且在紧张与兴奋中能激发出更高的效率,这类拖延行为被称为“唤起型拖延”。
如何改善拖延
1、 接纳与自我关怀
“接纳”是我们应对与管理情绪的第一步。人们会在完成任务前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与自我批评、自我挫败的想法不无关系。而拖延后人们又会再度批评、指责自己,这种缺乏自我关怀的行为不但会让你感到羞愧、自责,也会让你在下一次任务开始前,感到愈发焦虑,从而陷入拖延的恶性循环。因此,打破拖延需要以鼓励和原谅代替自我指责。
2、 认识非理性认识
非理性的认知不但会直接导致拖延,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使人们拖延着无法完成一件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些非理性认知方式的存在(例如担忧项目成果不理想,就会害怕丢掉工作,继而又联想到失业后的自己无法经济独立也会遭到耻笑,最后得出自己一无是处的结论)。利用一些表单,帮助自己记录拖延时的感受、内心想法及可替代的想法,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一些以偏概全、灾难化的非理性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