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遗书里的性文化

敦煌文化究其来源讲,基本分两大部分:一是来自敦煌各石窟内的壁画和塑像,一是出自藏经洞内的各种遗书、遗物和经卷。在敦煌莫高窟第16窟市道北壁上另有一小洞窟,原为一洪姓高僧的纪念堂,内有高僧的坐像。公元1023~1032年,将高僧的坐像移出,用以贮藏莫高窟之经书、文物,约在公元1035年,因西夏占领而封闭,墙上绘以壁画,外表看不出任何痕迹。内藏西凉建初六年到北宋道元年间500余年的汉、藏、于阗、龟兹、粟特、突厥文字等5万件以上,有儒家经典、宗教经卷、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音乐歌舞、户籍账册、医药验方、气功针灸、军事政治和婚事民俗等经卷,为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宝贵资料。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篆偶然发现了藏经洞,他亲自禀告敦煌县衙,县知事前往视察,嘱咐王道士妥为保存,而县知事却拿走一些画像送给别人。甘肃学政叶昌炽知道后建议运解省城保存,而地方长官却以缺乏运费为由,令就地封存。王道士在重新封存时,拿走了一批重要资料,转手送与别人,因而秘室宝藏严重流失,致使一些文物收藏家和国外专家学者,专程跑到敦煌莫高窟抢购经卷遗书。

1905年,沙俄勃奥鲁切夫选走一批古经卷。1907年,英人斯坦因通过王道士购定经卷写本24大箱,500多幅佛像、絹画。1908年7月,法国伯希和贿通王道士,购走文物6000余卷,并摄影数百幅。次年,伯希和在北京将少数经卷公之于众,清政府才如梦方醒,一些学者涌到学部质问学部大臣,学部遂命甘肃当局将剩余经卷运送到北京。启运前,敦煌官绅又拿去2000余卷,王道士也私自留了一部分。运到北京后,部分经卷又被人窃取。1911年10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人,又从王道士手中选走一部分。至此,莫高窟藏经洞遗书文献已零落不堪!

藏经洞的遗书文献,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由此而产生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学。所有残卷、经书、写本,统称为敦煌遗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把斯坦因购走的7000余经卷和流失在其他国家的资料摄成显微胶片,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遗书中有关性文化的内容不少,史成礼教授用半个月时间,去敦煌研究院仔细看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显微胶片和已出版的资料,其主要内容(目录)有:多妻制(一夫三妻或妾)、过寄收养、《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穰女子婚人述秘法、性爱图(性交体位)、指环订婚、婚事程式、放妻书(最早的休妻书)、男生殖器、女赠男子指环、优先婚前同居书,以及有关生殖、生育及爱情的咒语,等等。性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对恋爱、结婚、性爱、性生活、婚后生活、不育症和协调夫妻性生活,都有生动的记载。

对藏经洞里保存下来的这些有关性文化的遗书,史成礼教授分门别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比如遗书中记载的指环婚俗问题,遗书P2999卷《太子成道经一卷》,记载了古天竺国的波罗奈太子长大成人后,忧郁不乐。为了解除太子的郁闷,父王征询大臣有何计谋?诸大臣奏曰,可遣取一伴恋之人,必会解忧。其父听从大臣的计谋,准备选秀。太子闻知,遂奏大王:“若与儿娶其新媳,令巧匠造一金指环,儿手上带之,父母及儿三人知,余人不知。若与儿有缘,知儿手上指环者,则为夫妇。”遂登选秀彩楼,自发誓愿:“若是前生眷属者,知我手上有金指环者,即为夫妇。”届时,有一摩诃那摩之女耶输陀罗,望着彩楼发愿说:“前生殿下结良缘,贱妾如今岂敢专;是日耶输重重请,太子当时脱指环。”史教授指出,这一记述与我国封建社会女子选婿时彩楼抛绣球的方式大体相同,也是对戒指作为爱情信物起源的一个有力佐证。

史教授进一步研究指出:在我国,最古老的指环始于商代末期。《物源》中记载:“纣作翠翘,金细,步摇宝斡指环”。《五经要义》中更有记载:“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妃君,作为御者,以银环进之,妊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本三代之制(三代指夏、商、周)即今之戒指也。”说明古代帝王与群妃发生性关系,女官要记录日期,并以指环验证。月经期以金退之,适合性生活时,以银环进之,并戴在左手,性交后则戴于右手,这个做法已形成制度。这就是戒指的来历,可见戒指的历史相当悠久。

但金的发现较晚,据近代考古证明,商周两代尚处在铜器时代。夏朝早于商周,不可能有金子,金的发现应当晚于钢。根据史学家的分析,古代的所谓“金”不是今天我们说的金,可以说,秦以前的“金”其实是铜。因此古书上记载的“金环”实际上是“铜环”。汉代以后由于金的发现,指环的品种也就多了起来:属于纯金的有“百炼金”指环?,次于纯金的则为“镀金”。《广韵》一书中有记载:“环,指环也。以金镀之曰镀环”。除金属以外,矿石指环也有好几种;我国最古而且最广泛使用的是玉石、玉器。玉作指环早于金指环。

由指环改称“戒指”,并不是汉代的创造。我国古时“指环”与“戒指”两个名词同时并用。“戒”一词,带有警戒的意思;戴环于指间表示已有意中人或已结婚,以示警戒,故曰“戒指”。戒指的圆形,又表示爱情忠贞不渝、无始无终之意。

藏经洞遗书中有许多关于性器崇拜、生殖崇拜和性交崇拜的图画或文字记载。如S1360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尾标有西域文字的男性巨型阴茎的绘画,画面虽粗俗不堪,但能以夸张的手法突出显示人体上的性的机能,具有强烈的挑逗性。图中的男性,头戴蹼冠,全身裸体,面部表情极度亢奋,四肢强直,十指伸张,阴毛丛生,阴囊上缩,挺举的阴茎与身体比例极不相称,刻画出的巨大阴茎,显示男性的孔武有力和阳刚之气。

史教授的研究文章指出:性器与性崇拜,是产生于原始时代的一种性文化现象。原始人生活极为艰难,在与自然搏斗中以求生存,常常要付出极大的劳动代价甚至生命,方能获得食?

品和生活的必需品;他们用性交来调节紧张而艰苦的生活,只有通过性交才能获得生活上的快乐与满足。那时候,性交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并不受限制;性是自然的,也是自由的,所以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当时人们并不理解性交与生育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是体会到了在性冲动驱使下的一种紧张状态,和伴随着性交而产生的那种如痴如醉的巨大快感,以及性交结束时的一种放松和满足。人们不明白男人的阴茎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时而挺举勃起,时而又疲软萎缩;不懂得女子的阴道为什么会有湿润、干燥、闭合和张开的变化,也不懂得女子为什么会怀孕和分娩。人们把这一切都归结于神灵的魔力。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就产生出了性器、性交和生殖的崇拜。

性器崇拜,是原始人将生殖器官神化的一种观念与行为。在母系社会,人们对女性生殖器官特别尊崇,把女人的阴道称为“玉穴”、“金沟”、“神田”,甚至顶礼膜拜。父权制代替母系社会以后,当人们注意到男性不与女子性交,女子就不能生孩子时,就断定男子是创造生命的主宰;生殖崇拜的对象即由女性转变为男性,将男性生殖器神秘化,称为“玉茎”,加以无上的崇拜,并被用来作为神圣和崇高的象征,例如塔、石柱、墓碑等高耸物,无一不是阴茎的象征。最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完全是依据男性阴毛的正三角形状构成的,称为“神圣的男性三角”。

生殖崇拜则是原始人把人类的生殖行为神圣化的一种观念和行为。生殖崇拜即女性崇拜、母亲崇拜,也就是对在分娩过程中的妇女的崇拜。性交崇拜也是原始人的一种神化的观念和行为。最初的性交崇拜与生殖无关,当时原始人并不懂得性交与生育的必然联系;只是性交是他们艰难生活中最容易得到的满足与快乐。同时,人们也不懂得为什么在性交中会有一种如痴如醉甚至暂时昏迷的快感,认为有神力在起作用,于是便产生了性交崇拜。性交崇拜首先反映在原始人的文字、图像和符号上。如新疆发现的古岩画中,不仅有男女裸体形象,而且有许多交媾图。其次,性交崇拜也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中得到表现。世界上有很多原始舞蹈与配偶的选择密切相关,带有我们现在所说的性前嬉的意义。就是某些现代舞蹈,也带有明显的性挑逗。难怪古希腊哲学家奇安说:舞蹈和性爱一样古老!

史成礼教授的研究同时也指出,藏经洞遗书有关性文化部分屮,也有不少迷信习俗的东西。如遗书P2610卷背面的《攘女子婚人述秘法》,就是男女求爱法的迷信习俗。所谓“攘”与“穰”通用,意为祈福灭灾,保证和谐。此处的意思是已婚男女,为了增进夫妻感情,所使用的一些迷信方法。如记有:

凡令夫爱,取家墙泥土,夫卧处下着,即爱妇。凡欲令夫爱敬,取夫大拇指甲,烧作灰和酒服之,验。

……,,……

凡男欲求女妇私通,庚子日,书女姓名,封腹,不经旬日,必得之。

凡男子欲令妇爱,取女头发二十茎,烧作灰,以酒平旦服之,验。

……,……

另外,在P2666卷子背面,亦有记载:

男子欲得夫人爱,取男子鞋底土,和酒与夫人

服,即相爱。

史教授指出:以上这些都是些迷信做法。当古代人们无法克服爱情中的障碍时,女子便设法祈求爱情,仿佛指甲、眉毛、泥土都有了一种魔力,能使男子回心转意。同样,一些男子为求得姑娘的爱情,或者婚姻不美满求助于婚外恋,使爱情得到补偿,甚至与有夫之妇私通,便采用自然物或者使用符咒的方法,求得所向往女子的爱。更有取头发、腋毛,烧成灰和酒服之,或书写女子姓名贴在自己腹部,求得与所钟爱女子私通。这在今人看来,是十分愚蠢和可笑的,但在当时,这种迷信的做法却很流行。

转载请注明:约嗲社区 yuedia.com 两性文化  http://yuedia.com/category/liangxingwenhua

Readers' contributions

约嗲社区丨今天我们来说点羞羞的事! 女人污点更可爱,型男骚点更撩人! 关注yuedia.com,拒绝调戏,欢迎来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