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是个浪迹的女人

我妈是个浪迹的女人

|刘斯郎

母亲这人,给太多人以深刻的印象,她极富有女性的魅力,带有泼辣和温柔双层性格,热情洋溢却略有傲气;她和传统的农村妇女一般随性,却活出时代女性的雅致。

母亲脾气很倔,她没有一般女人那种撒娇的天性,所以她是不会居限于现实的束缚的。根据母亲自己说,在她初中的时候,她还算得上是好学生,成绩也很好,可母亲的天性爱玩,有一次随着男生出门听戏,被同学告发后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指责。

须知,在那个年代,男女生的关系是很隐晦的,所以母亲的老师就要求母亲写保证书——可是,这不写保证书还好,一要求写保证书,母亲的脾气就上来了。她开始拒绝去学校,开始抗议,直至最后退学。

母亲在她青春的时候,以她的倔强完美地诠释了她的一花独放,鲜明不屈的个性,想必,在当时是让很多怀梦的男生倾覆的。

对于这样的倔,是母亲根深蒂固的美。因为这“倔”根深蒂固在她的骨子里,所以谁也改变不了,哪怕是后来和父亲恋爱,结婚,母亲都是冲破世俗规矩的。按照当时闽东家庭的规矩,这婚嫁的事情,还是要守老理的。没有父母同意,那就是不孝,不道,会招人闲话与鄙弃的。

但母亲不怕这些陈规老理,哪怕姥爷和姥姥万般阻挠,她也是要谈一场自由的恋爱;她的不惧怕,惊到了大伙,因为母亲当时嫁给的是几乎一无所有的父亲,大家都劝母亲放弃,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嫁了更好;可是母亲说了,她就喜欢父亲,就喜欢帅气的,钱财在于她看来,没有爱与感觉来得重要。

当然,母亲是倔强得坚强,倔强得温情。这么多年来,她虽没有做到一个女人该有的模样,她亦是懒于洗衣做饭。但她却做了所有女人的榜样。青春的年华里,她和父亲风雨无阻,做了男人都喊累的活计,伐木,搬运,从一个大小姐蜕变成了一个农村妇女,上山下山,做着本不该属于的她的事情。累了,痛了,擦擦眼泪,幸福了,就笑给别人看;一开始的穷困,并没有打消她对幸福的追求,她和父亲一起,奋斗,拼搏,虽是倔脾气,略带的泼辣,却并不会失去雅致的气息,所以在那些困苦的日子里,母亲带给人的,是一个美丽坚强的闽东女人的形象。

而时到今日,家里早已摆脱当年的困苦,走上了富足丰腴的生活。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母亲那刚柔并存的性格。

她从不嫌弃自己的朋友,讲的是男人一样的江湖义气。不论是商场上,还是情感上,母亲从来不会归于只是考虑自己得到什么,她所在意的先是江湖义气,其次才是利益与效益,她能有男人的思虑角度,亦会像男人一样,荡气回肠,凌然不惧。

当然,母亲还有温情绵绵,暖人心弦的点滴。温情的母亲于生活中并不少见,我所能记得的最深映像的是,母亲最皮子上虽是不太喜欢奶奶的,但每次我一个人回老家的时候,又都是她塞给我钱,要我多买些吃的带回去给奶奶。虽然这些于我也是迷迷糊糊不太明白,但我能感受到,那依稀的温暖。

母亲本是生活的艺术家——这体现在她的自我审美的高度认可,以及那一身的艺术气息。首先,母亲是爱美的,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母亲喜欢买衣服,买裙子,买各样的美丽的高跟鞋,当然,也会有各样的进口的高档的皮包和化妆品;但是不同于人的是,这些外在的事物,在别的女人身上看是虚无而且俗套,但在母亲身上,却尽现了无尽的雅气——这些得益于母亲与生俱来的的艺术气息,她懂得时尚,所以均匀淡雅的搭配极致得符合了时代的韵味,也极致得配合了她自己的一身气息,淡雅而且高贵,她可以穿那些连青春曼妙女子都不敢穿的艳色,可以背妙龄少女的包,而且一点都没有不妥,完美且极富视觉美感,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她亦是一个看遍尘土的旧女人。

除此之外,母亲还爱歌唱,喜欢舞蹈,她喜欢奔放,也喜欢宁静,她的敏感,造就了她的艺术天分。所以不用别人指点,也不用学,她便可以唱出年华,舞动岁月。虽不及倾国倾城的美,却比倾国倾城来得意味深长,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却有着深远漫久的艺术美。

平地里,只要给她一曲子,她就能随性舞出风华,不管是《江南style》,还是《菊花爆满山》,《茉莉花》,各样的曲目给她,都会舞出不同的感觉,她羞雅的身姿,美丽的回转,是属于20岁少女的,是属于她自己所独有的。我想,我对艺术的敏感与热爱,该是来自于她的影响,她的遗传,所以我才会从小就热爱文字,对文字,对艺术,情有独钟。

但不论如何,母亲却终究是随性的女人。不过这样倒是好的。母亲随和的性格给了我足够的成长空间,不至于让我和其他孩童一样被框在了一个模子里,没了自己的模样,也许母亲是明白的,这样子于我是更好的成长。而母亲的随性,亦是让我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

一直以来,母亲都是以贪玩而声名远扬,几乎是每一个认识亦或者是不认识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浪迹的女人”,她虽在意一个家的温馨,却不会踏实地守在家里。

对于我来说,除了每日一顿午餐时间能与她见面搭讪几句话外,平日的时间已很难有时间见到她。她所忙碌的是,今天,明天,亦或者是未来的时间,该如何玩,去哪里玩,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着下一趟的旅程,可能是杭州,也可能是厦门,可能是北部的一个乡镇,也可能是临近的一个村庄。

她喜欢游走,所以在我看来,她是一个浪迹的女人。甚至,我还认为,如果给她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她肯定会环游世界,然后就真的把我丢下,剩下一堆的衣服叫我自己去洗。

此时,我写着这些文字,却已不知道她在哪里,也许是在这个城市的一角,也许是和父亲在一起,亦或者是,她在一个,属于她的舞台,大声地歌唱。

她极富有的艺术魅力,她是生活的勇者,她和传统的农村妇女一般随性,却活出时代女性的雅致,她细心去不拘小节;她有着完美女人该有的模样,但她并不完美,也因为这样的不完美,所以她可爱,所以我待她只是最亲昵的朋友,我们从来都是朋友般交谈,生活,用滑稽逗笑彼此,以随和渲染生活。

她是一个浪迹的女人,活出女人的高雅。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但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天之大

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温。早上阳台的门开着,大风呼呼地刮着,隐约中是室友接电话的声音。然而,她哭了。

她爸爸让她赶紧回家,说她妈妈出事了。但一直没告诉她什么事,她一直难过着洗漱、收拾好东西,刚刚离开。

家长都这样,出事了就瞒着你,直到你自己发现真相,更觉得惊吓和伤心。

室友是个独生女,家在六安,住在山里面,亲戚不多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倒也挺和睦幸福。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真的无法预测生命中出现的旦夕祸福。且行且珍惜吧,祝她一路顺风,也希望她坚强一点。

刚刚得知,她的妈妈去世了,癌症。

我不敢想象那个胆小的她会哭成什么样。一想到葬礼,我脑海里便回想起哀乐,瞬间就泪奔。

我的另一个室友也在初中时就没了妈妈,癌症。

她还小的时候,一家人在广东那边的郊区,过得还算幸福。她上初中的时候,妈妈得了癌症,后来,就死了。她好像突然长大似的,就一个人独闯天下。

她爸爸是个不正混的人,所以一直以来生活过得都挺拮据的。到现在也是,不过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花钱大手大脚,也有了克制,也会在寒暑假去打个工补贴生活费。毕竟,她现在也知道,靠着他爸爸,除非她这辈子真的就只想当个村儿里的孩儿她妈。

是不是说,人都要经历过一场痛彻心扉的变故,才肯让那颗年少无知的心变得成熟,变得对一切都理解与接受?

如果真的是这样,现实也未免太过残忍。但人总有旦夕祸福,无法预知也无能为力。谁不是呢?

上次回家,妈妈跟我说,多希望有一天早晨醒来,一切都回到最初,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的耳朵突然奇迹般的好起来了。我听到这句话,禁不住转过身泪流满面……

在我的印象里,我家一直很穷。三间红砖青瓦的起脊房,泥巴的厨屋,连院墙也没有。陪我长大的,只有那条,不,一条条狗儿和它的一群群的babies以及屋后的竹林。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尽管为了生计摸爬滚打,爸妈总是辛苦但也没让我饿着,我一直吃得白胖,被人捏捏脸蛋说,你真可爱……那时,我觉得那种清贫是一种幸福,真的,至少我还有个家。

可是,终有一天,我竟然会遭遇连自己都想都没想过的灾祸!

,送弟弟去县城上学的那天,傍晚很久了妈妈都没回来。天黑了,我开始着急。不久,舅舅打来电话,说让我给妈妈找几套换洗衣服,他过来取。

什么?换洗衣服?干嘛要衣服?

“你妈出车祸了,在县医院,现在昏迷不醒!”

这几个字就像锤子,狠狠地砸在我心上,我挂断电话,一边给妈妈找衣服一边止不住地哭……

那时候他们都不让我去看妈妈,终于熬到周末,我和爷爷一起去县城。当我闯进医院,猛地瞥见躺着病床上近乎麻木,目光污浊,口齿不清的妈妈时,我瞬间泪崩,再也无法抑制那种伤心欲绝的我泣不成声。爸爸说,想哭出去哭,不要让你妈看见,她知道会伤心的。我悄声离开,在走廊里失声恸哭。

后来,每当想起那样一个场景,每当我听到关于妈妈的歌,关于妈妈的文章,都忍不住泪奔。但也就是从那以后,我一直相信爱的伟大力量。

当我妈妈已经昏迷了一周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我妈妈不会活过来了。

但我爸爸不信,那时候爸爸刚刚找到工作,便立刻赶回来日夜陪伴着她,和她说话,妈妈真的逐渐恢复意识了。那时是夏天,《清明雨上》在学校里不断播放着,某天下午阳光微凉的时候,我还在心无挂碍地准备演讲。临到我时,我突然想到妈妈告诉好朋友们我妈妈此时在医院,表情淡定得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夜晚,我一个人在家,抱着枕头,哭完了再哭 。守着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天空,偶然抬头望见天边一轮明月朗照,竟平添了许多力量,愤而拿起书本复习功课。

我还记得别人探望妈妈送的牛奶,热在锅里,奶奶总让我喝完。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奢侈地喝牛奶,而我当时竟无法下咽。枸杞牛奶奇怪的味道老让我觉得我喝的不是牛奶,是妈妈的血!

县医院的小公园里紫藤萝花开得奔放的时候,妈妈还躺在床上。窗台上大把大把的阳光,楼下有一群孩子在闹着玩儿。

妈妈再好一点儿,我爸爸就背着妈妈上下楼,带她锻炼,走不动了就背着她,给她讲故事听……

妈妈慢慢好起来了,但是还是有些反应迟钝,半面瘫,右耳朵聋了,但已经足够幸运。

有一次和爸妈在一起,爸爸对妈妈说:“自从你爹妈把你交给我的那天起,我就决定对你负责到底。”

我妈妈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了,不久也没了爸爸。

我爱我的妈妈,也爱我的爸爸,哪怕有一天让我为了他们牺牲生命我都愿意。

每当我一个人在外地觉得撑不下去了的时候 我就告诉我自己,不会再比以前差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要好好活着。人生总有两个阶段,一个让你瞬间长大,一个让你猛然成熟。但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宁愿不回去。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我认识了一位像风筝一样的女孩儿。之所以说她像风筝,是因为在我还乖乖坐在高中课堂里时,她已经背着自己的小行囊飞往远方。

在第一次交谈中你并不会察觉她的学历高低,反而会被她丰富而有趣的人生经验所吸引。我是在认识她一个多月后才知道她的学历背景的,而且是由她当做谈资脱口而出的。那一刻你不会瞧不上她,即使现在是研究生学历满天飞的时代,也不会,因为她的丰富阅历造就了她端庄的言行举止和前卫的时尚观念。那时候,我第一次发现,学历这东西,不一定是学校给你的,社会也能给你,而且可能更实用。

风筝小姐初中毕业后就独自一人开始了天南地北的闯荡。她闯荡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像是上海、江苏、广州等等,因此除了土生土长的安徽人爽朗性格外,俨然还有一股南方女孩儿的甜美。在各种一线城市闯荡对一个成年男子而言都非易事,更别说是一个刚成年的少女了。我想,她乐观外向的性格应该给她多增了一些抵抗生活重压的能量吧。虽然她从不说她哭泣的那些事,但是我相信那些哭泣的夜晚一定是特别悲伤和深刻的夜晚。一个单薄的倩影缩成一团,一轮明亮的残月照着窗前,她的无助应该多于孤独。可是神奇的是,一觉醒来,她仍然精力充沛地去挤地铁、搭公车,穿行在人头密集的早高峰里。是啊,她没有放弃,没有当逃兵。

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就像是放风筝,父母手里抓着知晓近况的线,任凭她在天南地北的高空里飞翔,累了就回来,不累,你想飞就飞着吧。

也许就是这样的家庭教育让她生出了一颗不渴望着地的心,再远再累,飞着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所以她贪恋天空。

风筝小姐从来不刻意攒钱,要说那唯一攒钱的原因,就是为了下一次的旅行。用风筝小姐的话来说;“钱多,我就走的远一点;钱少,我就在附近的城市多兜兜转转,反正我的钱就是不存。”虽然她的这种生活方式让常人觉得她太任性,但是,也许她比我们活得更明白,她选择把有限的钱换成了宝贵的阅历。钱再多,也会被花光,但是阅历只会越积攒越多。从这一方面看,她是很聪明的人,因为她会利用她的阅历规划她的下一段人生,例如我们现在的这份临时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等结束了,她就要去某个城市好好旅游一番,看看还没看过的风景,遇见还有机会遇见的不同人群。等钱花光了,选择一个喜欢的城市,选择一份还算喜欢的工作开启下一段生活。

风筝最爱天空,不管是起飞前的各种装饰,还是滑翔时的各种姿势,一切都为了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飞的更高更远,看曾经没看过的风景。

我最爱风筝小姐的豁达,以及那种对待变化时云淡风轻的态度。她热爱着现在的临时工作,也并不担心下一个工作在哪。对她而言,工作只是一种选择,她随时都有很多选择。这种态度不是说她有优秀或是多骄傲,而是她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我们不同,她从不把工作看得很重,工作只是生存的需要,而工作的人应该有更高一点的追求。

我们有时候也像风筝,只是扯住风筝的线被我们自己固定了在某个地方。因为害怕自己飞走了,害怕自己飞远了,害怕自己离开安逸区遇见风雪,所以在我们起飞的时候,早早地把自己的线固定在某个城市、某份工作或是某个人身上,只为了有保障。其实并没有太多所谓的生活被迫,是我们主动限制了自己飞翔的范围和高度,这是选择的结果。

她是风筝,当她不想落地时,即使在无风的天空,她仍然坚持飞翔。

…他q…3……

转载请注明:
约嗲社区
yuedia.com
我们的世情故事
http://yuedia.com/category/shiqing

发表回复